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大豆异黄酮(ISO)的存在与代谢

大豆异黄酮(ISO)的存在与代谢

王定发 华中农业大学

    大豆异黄酮也称为ISO,其主要存在于大豆、红三叶等植物中,以大豆中含量最高。其成分包括GEN、DAI、GLY及黄豆黄素糖普、乙酞基、丙二酞葡萄糖普结合形式。150在自然界主要以糖营型和游离型两种形式存在,在大豆中主要以大豆黄素、染料木素及他们的p一葡萄糖昔的形式存在。大豆中的150含量由于受大豆产地、气候环境的影响,从0.1%到0.5%不等。Heimler等对来源于意大利的几种豆粕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出ISO的含量为GEN1218一 4348mg/kg, DAI568一 7089mg/kg,GLY40一 469mg/kg。豆粕等大豆制品是畜禽重要的植物蛋白质补充饲料,在畜禽配合饲料中的添加比例一般为10一30%,据此可以计算出,一般畜禽配合饲料中ISO含量约为100一1500mg/kg。150通常为淡黄色固体,常温下性质稳定,易于储存,易溶于氯仿、二甲基酞胺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甲醇等极性溶剂。

    在日常畜牧养殖中,ISO主要在肠道中被吸收,吸收率为10%一40%。ISO的吸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脂溶性的试元可从小肠直接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结合型的糖贰不能通过小肠壁,先被小肠刷状缘上的p一葡萄糖试酶水解,生成试元后在被肠壁吸收。还有一些未被吸收的GEN仍留在小肠内,可影响肠壁细胞和肠道细菌病毒的生长。大部分被吸收的的150在进入肠肝循环前被葡萄普酸化或硫酸化。

    未被吸收的ISO在结肠被微生物进一步降解。ISO的代谢与其种类和动物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大豆素的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染料木素及黄豆黄素,单胃动物慢于复胃动物。牛尿酚是大豆黄素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是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非昌族异黄酮类雌激素,其化学结构比较稳定,可随尿、粪或乳汁排出体外。肠道内厌氧菌群的增殖对150的代谢起决定作用,并显著影响150的生物利用率。在小肠未被吸收的的150可在结肠被特定厌氧菌群通过脱轻基、脱甲基、还原和碳环分裂而进一步降解成牛尿酚、乙基苯酚、去氧甲基安哥拉紫檀素。在动物采食豆类制品4一sh后血清中试元形式的150浓度可到到最高值,16h后可用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猪口服异黄酮8h后,尿中排出量约为55%,其中的22%己转化为牛尿酚

上一篇: 如何控制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