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疫苗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上的应用
周丹 四川农业大学
灭活苗是将病原微生物进行灭活处理,使其不具有感染性确能保留病菌免疫原性的疫苗。PRRSV灭活苗有很多优点,比如:安全,不散毒,不返祖返强,方便于贮存和运输。灭活疫苗是较早研制的疫苗,免疫动物后主要诱导猪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
早在1993便制成了一株针对猪蓝耳病的灭活疫苗,该苗是PlanaDuran应用西班牙毒株研制成的,研究者用该苗对后备母猪进行两次基础免疫,结果发现起到较好保护作用,提高了母猪的繁殖力,改善母猪产死胎的状况,提高仔猪存活率。RoganD等报道,用加拿大分离到的PRRs灭活疫苗免疫猪后,可以刺激免疫猪产生针对GPS、GP6、GP7蛋白的抗体,并且用在强毒攻毒后能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能有效阻止肺部病变。
国内有学者对PRRsv灭活疫苗进行了研究报道,认为PRRSV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免疫保护率79%一85%;田克恭等开展了高致病性 PRRS高效灭活疫苗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安全,免疫猪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抗体,免疫28后能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反应。郭宝清和郭致君等也认为灭活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未报道这种疫苗是否能抵抗异源毒株的攻击。目前在猪蓝耳病疫苗的临床使用中不主张将PRRSV弱毒活疫苗在阴性猪场中使用,对PRRS阴性猪场接种灭活疫苗是免疫防制唯一安全有效的选择。
Bayer公司于 1997年首次推出了灭活疫苗PRRomisetM,我国目前有2个PRRS毒株灭活疫苗:CH一la株和NVDC-JXAI株,主要用于PRRS阴性猪场的免疫。虽然猪蓝耳病灭活苗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能避免的缺点,例如灭活苗的制备过程会造成蓝耳病毒某些抗原表位的缺失或抗原性减弱,因此动物机体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很弱,不能抵抗一些变异强毒株的攻击,不能对免疫动物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灭活苗不能诱生T细胞反应;灭活苗免疫剂量大,成本较高,多次免疫才能产生部分综合免疫抗体,免疫空白期较长;灭活苗不适应PRRSV变异性很强的特点,对异源株免疫效果不理想。有畜牧研究者做了使用灭活苗后免疫失败的报道曾将灭活疫苗分别免疫8只母猪2次,最后采用PRRS异源毒进行攻毒试验,攻毒用毒株与免疫用毒株的ORFS核普酸序列同源性为82.1%一84.4%的,攻毒结果为7头流产,共产死胎63只、活仔14只。
Nielsen等报道应用此种疫苗免疫公猪却未取得明显的保护效果;Nilubol等报道灭活苗免疫后攻毒,仔猪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和病毒的滴度与非免疫组无显著差别,不能保护仔猪避免PRRSV的感染。
虽然灭活疫苗具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某些缺点,灭活疫苗主要引起体液免疫,PRRSV以细胞免疫为主,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因此灭活苗预防效果不是很理想,在PRRS的防制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上一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理化及病毒培养特性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