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理化及病毒培养特性
周丹 四川农业大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直径约50一80nln,病毒粒子呈球形,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股RNA病毒。病毒粒子大多数呈球形,内有一个核衣壳,核心直径25一35nm,呈20面立体对称,内含长约15kb单股线状正链基因组RNA,外绕脂质双层膜,表面有小而不显著的纤突。病毒理化特性研究表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可使本病毒失活,脱氧胆酸钠和Triton一X一100可使PRRSV失去感染力。这是因为PRRSV的双层脂质囊膜结构,造成其对脂溶剂和去垢剂敏感。
PRRSV对温度极为敏感,在较热的环境中不可能存活较长的时间,56℃45min、37℃48h病毒完全失去致病性;潮湿、低温的环境有助于PRRSV存活,一20℃至一70℃时,PRRSV可长期保存,4℃可存活1个月。PRRSV对pH敏感,在6.5<PH<7,5的环境中稳定,当PH超过其适应范围,其感染力很快丧失。病毒凝集红细胞试验表明:自然分离到的 PRRSV不凝集鹅、鸡、猪、豚鼠、牛、马、绵羊和人等大多数动物的红细胞,不具有血凝活性。但日本学者Jusa等报道:用乙醚和吐温一80处理后,PRRSV具有血凝活性,并且PRRSV特异性抗血清可以抑制这种血凝活性,Hl抗体滴度与中和抗体滴度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其他学者按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未能得到相同结果,因此,PRRSV是否具有血凝活性需进一步证实。
PRRSV有着严格的宿主范围,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是其首选靶细胞,PRRSV最初用原代细胞猪肺泡巨噬细胞分离得到。早期的病毒培养特性研究认为,PRRSV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肺血管内皮巨噬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等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中才能生长增殖,后来研究证实公猪的翠丸细胞如精子细胞和精母细胞等也适合于PRRsv的生长繁殖。除了能在PAM体外培养外,仅能在有限的几种细胞中生长增殖,如源于MA104猴肾细胞系的两个细胞亚克隆eL2621和Mare一145,猪脾巨噬细胞,脑小胶质细胞,近年来有人用HsZH细胞分离PRRSV,它是从Marc一145细胞中克隆出来的,但是比Marc一145细胞更敏感,更适应于PRRsv的增值。一般来讲,不同的PRRsv毒株其细胞敏感株也会存在部分差异,但大多数毒株对队M均有很强的适应性且病毒滴度高,PAM是PRRSV最重要的靶细胞,故早期研究者利用队M分离野毒株,但由于制备队M存在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方法比较烦琐等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和疫苗生产企业利用Marc一145细胞来分离与培养PRRSV。
PAM是PRRSV病毒最重要的靶细胞,用PAM培养病毒,其增值速度较快,通常细胞病变出现较早,在感染后1一4天便能观察到,但在CL2621和Marc一145上,病毒生长稍慢,细胞病变出现较晚(2一6天),PRRSV在各种细胞上都呈杀细胞性复制,主要表现为细胞圆缩、聚集、鬃毛样的细胞质膜和颗粒形成,最后从培养瓶上崩解脱落。PRRSV的复制局限于细胞浆中进行,成熟的病毒粒子在接毒后9一12h通过细胞的排粒作用而释放。
有研究者发现,用PRRSV全基因体外转录的基因组转染细胞时,PRRSV转录的基因组可以在BHK一21、Vero等几种不能被病毒粒子感染的细胞系中增殖,因此可以推断,病毒的细胞亲嗜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细胞表面的某种受体所决定的。Duan曾报道获得了一种能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单克隆抗体,这种210kDa的抗体蛋白与巨噬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后便能成功阻止PRRSV感染被结合的巨噬细胞,研究者推测这种蛋白就是PRRSV的一种受体蛋白。
上一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分类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