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胰脂肪酶活性受饲料脂肪来源及E.coli攻毒的影响
刘忠臣 四川农业大学
目前,有关脂肪来源和脂肪酸组成对胰脂肪酶影响的报道并不一致。一方面,一些兽医研究发现脂肪来源会影响胰腺脂肪酶活性,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脂肪酶活性。本研究发现,与椰子油组相比添加鱼油显著提高胰腺脂肪酶活性,与上述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椰子油。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报道仔猪日粮油脂来源对胰腺、空肠脂肪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 E.coli攻毒极显著降低仔猪胰腺脂肪酶活性,脂肪来源对 E.coli攻毒后仔猪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则是猪油组最高、椰子油组次之、鱼油组脂肪酶活性最低,但不同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脂肪来源对E.oli攻毒仔猪胰脂肪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冷董碧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日粮油脂来源对仔猪胰腺、空肠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富含中链脂肪酸(CS-C10)的日粮并未明显增加脂肪酶和辅脂肪酶的活性及总分泌量,但含45%C12的椰子油能刺激脂肪酶的分泌和活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则对脂肪酶无影响。事实上,是甘油三酷的脂解产物而非甘油三酷本身刺激胰液的分泌,在消化酶到达十二指肠之前,胃脂肪酶已经开始分解甘油三酷产生游离脂肪酸,而本试验中胃脂肪酶活性及对不同日粮来源的脂肪水解程度尚不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试验通过研究脂肪来源和E.coli攻毒对仔猪生产性能、糖脂代谢、脂肪酶活性、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E.coli攻毒降低仔猪生产性能、改变糖脂代谢水平及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分泌、影响肠道形态、降低盲肠内容物多种脂肪酸含量、扰乱肠道菌群平衡,脂肪来源特别是椰子油可通过调控仔猪生长、代谢、肠道发育及菌群平衡等途径明显降低 E.coli攻毒对仔猪的影响程度,其次是鱼油,猪油效果最差。
上一篇: 脂肪来源和Ecoll攻毒对仔猪细胞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