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对脂类和微生物代谢的调控作用
刘忠臣 四川农业大学
肠道微生物在畜牧养殖中日粮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微生物通过促进肠腔糖类吸收,增加肝脏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hREBP)和固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一1(SREBP一 1)mRNA的表达,诱导肝脏脂肪的生成。同时,正常饲养的小鼠肠上皮禁食诱导脂肪细胞因子(Fiaf,一种血管生成素样家族蛋白)表达被选择性抑制,Fiaf是一种脂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Fiaf表达则增强脂蛋白酷酶(LPL)活性,通过以上两个途径调控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酷沉积。有研究发现,与无菌小鼠相比,正常饲养的青年小鼠总的体脂肪增加42%,性腺脂肪增加47%。
Velagapudi等的报道指出,一种模型小鼠血清能量代谢的增加可通过上调肝脏相关代谢转录因子的表达体现出来。伴随小鼠血清甘油三醋水平降低,脂肪细胞和肝脏甘油三酷水平则增加,血清甘油三酷的降低是由乳糜微粒的降低引起的。微生物抑制脂蛋白酷酶抑制剂一血管生成素样蛋白饥饿诱导脂肪因子(Fiao的比值,该抑制剂能够促进脂类的清除。此外,磷酸卵磷脂(16:0/18:1)作为PPAR一丫的潜在配体增加可以促进通过诱导脂蛋白酷酶表达对脂类的清除。此外,在人和动物消化道中均发现了脂肪分解细菌。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饱和及非饱和脂肪酸吸收不利,这也是普通动物脂肪吸收能力不如无菌动物和添加抗生素动物的原因所在。
业已证明,猪、禽类肠道微生物群均可合成vK、B族维生素、p一胡萝卜素。在鸡上的试验表明,当日粮中缺乏叶酸、核黄素、烟酸、VB6时,一些维生素缺乏症可因肠道微生物代谢合成的维生素而得到缓解。王俐指出,肉仔鸡的肠道微生物对合成vBZ有利。还有报道指出,肉仔鸡肠道微生物提高了其肝脏中的叶酸含量。
以上是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对动物维生素营养的益处。相反的是,也有关于肠道微生物对动物维生素营养的负面影响的报道。Buenrostr通过给肉鸡口服乳酸杆菌以及日粮补充抗生素,来比较其对生物素代谢的影响,发现乳酸菌大幅度地降低了肉鸡肝脏生物素沉积,增加皮炎的发病率,降低生长速度,表明乳酸杆菌增加了肉鸡生物素需要量。
上一篇: 肠道微生态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控作用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