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劫后余生走上养鸡路
“1985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我市一家三甲医院检验科工作。”陈文君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不幸的是,2001年夏天她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该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在医学上几乎同癌症一样难以治愈。至于得病的原因,医生分析后认为,很可能与她吃到的受污染的食品有关。“不仅我得了这种病,而且我们医院收治的病人中也有人得了类似疾病。”陈文君称,这让她深感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幸运的是,经过治疗,陈文君的身体有所康复。劫后余生的她暗暗作出一个决定:我要自己开一家无污染的生态农场,生产更加安全畜牧食品让更多市民吃,从而降低他们被病痛折磨的可能。
虽然学过检验学,但毕竟隔行如隔山。陈文君说,为了学习生态农业的生产经验,自2006年起她前后花了近四年时间,分别考察了国内多个生态农场,并三次远赴欧洲,到德国、瑞士等农业发达的国家学习考察。“在德国看过生态农场后,我被深深震撼了!”陈文君说,那里的农场完全看不到污水沟、死水凼,所有的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同时,生物链非常完整,随处可见天鹅、大雁、野鸭等野生动物。更重要的是,那里杀虫不用农药,而是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等生物或物理方式,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陈文君表示,在那一刻她产生了把这种生态型农场引进重庆的梦想!
经过一番艰难的筹备,2010年6月,陈文君投资30余万元的生态养鸡农场在渝北统景正式开始运营。“可能是做过医生的缘故吧,我对养鸡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卫生问题非常敏感。”陈文君称,首先她的养鸡场环境非常干净,三年内没使用农药、化肥,达到了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其次她所采用的鸡饲料全部不从市场上采购,而是按照鸡的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营养进行自主配制,避免了鸡肉受到有害物质污染。
“我养的鸡除了吃得好、喝得好,还享有大部分饲养鸡享受不到的动物福利。”陈文君说,普通养鸡场的鸡是整天关在笼子里的,而她养的鸡每天约有5、6个小时的“放风”时间,可以在栽满橘子树的农场里自由散步、飞翔,“运动着,快乐着”。陈文君昨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普通的养鸡场只需要投入1、2万元钱就可以办起来,而我从开办养鸡场到现在已经投入了60万元左右。”对于高投入,她并不担心,因为她相信“吃少点吃好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以鸡蛋为例。”陈文君表示,外面鸡蛋都是论斤卖,平均下来每个1元钱左右;而她的鸡蛋论个卖,每个要卖3元。此外,外面卖30元/公斤左右的一年半大的母鸡,她这里要卖60元/公斤。今年年初,陈文君所养的鸡开始正式对外销售。“仅两个月,我们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万元左右。”陈文君表示,虽然不便透露其利润究竟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刨去各项成本,她所养鸡的利润要比普通鸡至少高30%。
上一篇: 日本欲将311受灾地区水产品援助第三世界国家
下一篇: 突泉县立体化养殖模式养殖白羽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