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对猪采食调控的研究进展
吕继荣 四川农业大学
从动物喜欢的风味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喜欢甜味物质。双瓶子饮水偏好试验模型的采用,使得科学家和畜牧工作者对甜味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产生广泛兴趣,甜味剂对猪饮水和采食影响的研究也逐见报道。人们首先发现猪对蔗糖水具有强烈的偏好,接着确定了猪对乳糖、葡萄糖、糖精钠、甜蜜素和索马甜的偏好。 MeLaughlin等设计出“T,,字型双料槽对比试验,发现猪对23种人用的甜味剂中只有1种有高度偏好,4种有中等的偏好,巧种没有偏好,2种轻微厌恶,1种高度厌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试验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甜味剂能够提高猪的采食量,在很多情况下还能够改善饲料转化率。蔗糖、糊精、果糖和乳糖等天然糖类是最早的饲用甜味剂。在一些幼龄动物饲粮中,蔗糖作为一种适口性好的能量来源依然非常有用。
然而,在当前的饲料生产中,靠添加蔗糖来提高动物采食量,添加量至少应该在5%左右,成本太高。糖精钠甜度是蔗糖的350一500倍,作为一种性价比具有明显优势的甜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饲料中作甜味剂,但其有明显缺点:表现在有金属余味,甜味持续时间很短,添加不当反而会降低动物的采食量。
长效甜味剂是一类以新桔皮昔二氢查耳酮即NHDc王化学名:1一丙酮一1一[4一【[2一O一(6一脱氧一Q一L一甘露毗喃基升p一D一葡萄毗喃基]氧代】一2,6一二轻苯基]一3一〔3一轻基一4一甲氧苯基」}、纽甜{化学名:N一困一3,3一二甲基丁基」一L一a一天门冬氨酞一L一苯丙氨酸1一甲醋}等为代表的高甜物质,他们甜度高,甜味持续久,但甜味产生时间慢,不过却能与糖精钠产生互补,能弥补糖精钠甜味产生快,持续时间短的缺点,并掩盖糖精钠苦味,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
Danilova等和Glaser等分别报道猪对单一甜原料的偏好是有差异的。Danilova等发现猪的味觉传导神经对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刺激表现出较高的脉冲频率,而对A一K糖、糖精、甜蜜素、阿力甜、阿斯巴甜等只有微弱的脉冲或没有脉冲,表明猪对不同来源甜味剂可能有不同的偏好,也有不同甜味剂作用途径可能有差异有关。
目前在畜牧饲料工业应用的甜味剂已由传统的单一甜味剂转变为复配型,即以糖精钠为主,并加增效剂和长效甜味剂而组成的复合物。复合甜味剂可以减少糖精钠不良口味,增加风味、弥补不同甜原料在口腔中的味觉时间差,各甜原料复配后还具有协同效应,降低有效糖精钠的用量。
在鼠上的实践证明复合甜味剂优于糖精钠。smith发现,随着糖精溶液浓度的升高,鼠拒食,而宁愿喝水;但当糖精与糊精结合时,鼠不会拒绝高浓度的糖精。Sclafani等研究发现,与蔗糖和糊精相比,鼠更喜欢蔗糖和糊精的混和物,这可能与糊精有特有风味的增效有关;selaraniandelare研究表明,与蔗糖溶液相比,虽然鼠并不偏好糖精钠溶液,但当蔗糖溶液和糖精钠组成复合物时,相对蔗糖溶液来说,鼠更偏好复合物。但未见猪对复合甜味剂和单一甜味剂比较的研究报道。
上一篇: 饲料风味剂对禽畜消化率的提高作用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