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风味剂对禽畜消化率的提高作用
吕继荣 四川农业大学
苏联生物化学家巴甫洛夫说:“食欲即消化液”。有了消化液,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就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人追求美食是与生俱有的,这里既包括了生理需求,又涉及心理需求。在这种需求上,食物色、香、味、形显得很重要,特别是“香”和“味”的作用尤为突出。倘若食品具有诱人的香气和可口的滋味,那么只要见到或闻到这种食品,甚至只要想到它们,就会引起条件反射,人体的消化器官就能从准备状态进入工作,分泌较多的消化液。因此吃对于人来说首先是生理需求的满足,接踵而来的便是心理需求、嗜好需求的满足。
对于动物来说,原理也是如此,只是在畜牧生产中,我们只关心了动物的生理需求,即怎样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而忽视了动物的心理需求在采食中扮演的角色。有关风味剂对消化液分泌、对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报道极少。
Platelandsrinivasan研究表明,在鼠的饲粮中添加一些香料物质,如姜黄、辣椒碱、苯呱丙烷、姜提高了小肠粘膜脂肪酶、双糖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而添加小茵香、葫芦巴、芥菜降低了小肠粘膜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表明有些香料成分可以刺激动物的消化能力。Kumai等也研究表明,风味物质可以提高无胃动物花斑海豚的生长和蛋白质消化率。牟永斌等、刘爽等在猪上也发现添加风味剂提高了饲料消化率,推测可能是与饲料风味剂通过刺激动物味觉、嗅觉然后经条件反射传导到消化系统,引起唾液、胃液、肠液及胆汁等大量分泌,提高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含量有关。
上一篇: 香味剂对猪采食调控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