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风味剂对禽畜的“印记效应”
吕继荣 四川农业大学
“印迹效应,”指在哺乳动物母体产前及整个泌乳期饲粮中加入一种特殊香味剂,使幼畜建立这种香味剂与母乳的联系,因此,当在哺乳和断奶幼患饲粮中也添加同样的香味剂时,能促进它们提早采食和提高生产性能。其实印迹效应不只是在猪上,在人、兔、狗等动物上都有报道。特别是在人上的报道较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欧洲嗅味觉中心Schaal博士领导的一个味觉科学研究小组比较了24名新生儿的味觉反应后发现,他们对香味的喜好与其母亲对香味的爱好有密切关系。
在试验中,一组孕妇在妊娠期间常吃带茵香味道的食物,她们所生婴儿一出生就被茵香味道所吸引,4天后更有喜好茵香味道的表现;另一组孕妇在妊娠期间不吃带茵香味道的食物,她们的婴儿出生后就对茵香气味表现出反感或无反应,表现反感的婴儿在4天后反应更加强烈。
印迹效应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出生之前,营养的传递通过化学信号传递给后代;胎儿通过吞咽和消化羊水也能感觉到风味物质印迹;另外来自母亲饲粮的风味物质经过胎盘屏障也能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作用于胎儿与嗅觉有关的毛细血管。美国Monnel化学感觉研究中心Melmella博士领导的一个味觉科学研究发现:给妊娠后3个月的妇女每周4日喝胡萝卜液30Oml,连续3周,发现胎儿4个月时对含胡萝卜味为基础的食物的喜好和接受力明显增加(羊水吞咽次数增多),提示孕期羊水确实是将孕母饮食味道传递给胎儿的载体,母亲孕期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影响婴儿的味觉发育,表明“印迹效应,,不只是嗅觉,味觉也有“印迹效应”。上述行为学研究说明,妇女妊娠或哺乳期间对一些味道的好恶对胎儿味觉的形成及其出生后的饮食偏好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生产上可通过在母猪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使仔猪产生“喜好”,以提高断奶后仔猪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缓解断奶应激,Campbell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Langendijk等则发现,断奶后仔猪的采食量不再受母猪是否加风味剂的影响,但在断奶后的3一10天中,添加香味剂可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因此关于“印迹效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 饲料风味剂在畜牧养殖中的作用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