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风味剂在畜牧养殖中的作用
吕继荣 四川农业大学
1提高动物食欲,改善饲料适口性
Young把适口性定义为“动物对饲料的气味、味道、质地及外观等特征的反应”。适口性体现了饲料的风味、外观、温度、大小、质地和硬度,是动物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综合反应,是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但摄食的过程不只是一个体外感觉的结果,而且与体内消化吸收有关,因此Berridge建议适口性应该包括动物摄食和摄食过程中的反应。Kelley等表明,下丘脑一些摄食相关中枢能感知饲料的适口性,并引起摄食。
早在1986年,Bobroff和Kissile就在人上做了关于风味对适口性影响的研究,他们在酸奶中加入影响酸奶风味的小茵香,发现摄食量降低了近1009。他们同时发现,在开始进食时,添加了茵香组的摄食速度较慢。Yeoman:等研究也表明,在人的食物中加入产生薄荷味的环丙甲轻二轻玛啡酮时,影响了食物摄入量和摄食速度;但当食物中含有甜味物质时,这种影响降低。结果显示,甜味提高了食物的适口性,而苦味则降低了食物的适口性,降低了食物的摄入量。动物与人一样,滋味和气味等。对食物的色、香、味有感官上的要求。饲料适口性取决于其颜色、由大脑发出指令,加食欲的作用饲料用风味剂其实是利用“香”或“味”刺激嗅觉和味觉器官,再促使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产生食欲。
2.掩盖饲料风味,扩大饲料资源的利用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国内蛋白质原料的缺口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是鱼粉和豆粕,原料来源和价格不得不受制于国外期货、天气、种殖面积乃至石油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原料的暴涨和价格波动频繁,给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猪饲料中使用菜籽粕或其他非常规蛋白原料能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整体养猪效益。但是,猪对苦味很敏感,菜粕的苦味影响了适口性,从而限制了菜粕在猪饲料中的使用量。Dulan等研究表明,添加风味剂可以淡化菜粕中苦味,他们发现添加5%、10%和巧%菜粕显著降低肥育猪的采食量,但分别添加香味剂后,采食量分别提高9%、7%和8%。甘维熊在采用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配制饲料的基础上,分别各用3%、5%和7%菜粕、棉粕同时代替豆粕,并添加甜味剂,发现菜粕棉、棉粕组猪的采食量、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Bpauline等研究表明,菜粕中的硫葡萄昔含量明显与动物的采食量成负相关,添加糖蜜没有提高采食量,但添加4种不同的商业香味剂后,都不同程度提高了菜粕饲粮的采食量。
3缓解应激,维持畜禽在应激状态下的采食量
在动物生产中,应激无处不在。动物应激时,最明显的反应就是采食量下降,进而生长发育受阻。对于嗅觉比较灵敏的哺乳动物来说,应激与嗅觉系统有明显的关联。在应激状况下,给予动物其熟悉或喜欢的风味时,可以减轻应激。味觉与应激的关系也有相似的报道,Pijlman等研究发现,在应激情况下,鼠的采食量降低,对糖精水的消耗大于水的消耗,更偏向于饮糖精水。冯定远等研究表明,正常条件下,在仔猪料中加猪乳香可以提高饲料采食量5.4%;而在应激情况下,可使采食量提高9%一12%。Krebs做了关于香味剂与猪各种应激的试验,添加香味剂可以减少仔猪的好斗性,育肥期添加香味剂的同时,在屠宰场同时撒上相同的风味引诱猪,发现减少了屠宰过程中对猪的一些暴力手段,有利于动物福利和改善肉质。
断奶仔猪的应激是生产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导致仔猪产生断奶应激的原因之一是仔猪获取水的方式,断奶前水主要来自母奶,而断奶后转变到从饮水器饮水。研究发现,通过风味剂可加快饮水方式的转变过程,减轻断奶引起的应激。研究表明动物面对新的饲料时,大多数情况下会趋向于先天性厌恶,由于畜禽生长发育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饲料配方需经常改变,各种原料对猪适口性不一,加上猪对饲料风味的铭记特性,配方变化势必影响采食量,使用香味剂可使不同批次的饲粮具有相同的风味,使饲粮保持原有的色香味,诱使动物采食,维持原有的采食量,顺利适应配方改变,缓解因饲粮风味改变而引起的采食应激。发现,突然转用含25%普通菜粕的饲粮,采食量下降达21%。但同时添加香味剂,突然转用菜粕不会对采食量产生显著影响。这与Tien等在绵羊上的结果相似。
上一篇: 动物对饲料的偏好或厌恶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