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动物全麻催醒的概况

动物全麻催醒的概况

马昆 东北农业大学

    由于在手术期间注射过量的全麻药,使动物处于深麻状态,或者动物由于长时间的病痛折磨,身体状态较差,在麻醉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都会对动物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应该在动物出现危险征兆时使用某种颉颃剂颉颃全麻药的作用,对动物进行催醒,使动物能够快速苏醒,从而规避风险。

    动物麻醉颉颃剂是针对麻醉剂而言的,是指能颉颃麻醉剂中枢抑制和其它毒副作用的一类药物的统称,有时也称为苏醒剂或解药。目前,全麻催醒在国内应用较多,梁德勇等比较了苯恶唑和妥拉苏林对二甲苯胺噻唑麻醉犬进行催醒的效果,并将腹腔给药和静脉给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甲苯胺噻唑麻醉犬静脉注射苯恶唑能够明显缩短麻醉犬的苏醒时间和起立时间,妥拉苏林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强度较弱。催醒后的犬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肌张力、痛反应以及各种反射都恢复。

    张法强等使用纳洛酮、氟马西尼、氨茶碱、盐酸多沙普仑等颉颃剂对氯胺酮麻醉小鼠进行催醒,观察统计麻醉小鼠的恢复时间,以对比 4 种催醒药的效果。将实验动物按照随机分层区组设计分为 5 组(n=10):生理盐水组(对照组)、纳洛酮组、氟马西尼组、氨茶碱组和盐酸多沙普仑组,使各组小鼠体重和性别均衡。结果表明,不同催醒药对氯胺酮小鼠恢复时间的影响纳洛酮组恢复时间缩短,表明常用剂量的纳洛酮可以拮抗氯胺酮的催眠作用(P<0.05);氟马西尼组、氨茶碱组、盐酸多沙普仑组均可使小鼠的恢复时间缩短,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说明常用剂量的氟马西尼、氨茶碱、盐酸多沙普仑单用不能明显对抗氯胺酮的催眠作用。张纯洁等使用纳洛酮、弗马西尼及两药合用对羟丁酸钠麻醉小鼠进行催醒,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纳洛酮和氟马西尼单用组小鼠的睡眠时间有缩短的趋势,但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药合用组与单独用药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羟丁酸钠催眠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苯二氮卓类受体关系不大。

    孙其范等使用催醒宁对氟哌啶、氯丙嗪、氯丙嗪和异丙嗪合剂、硫喷妥钠、安定、水合氯醛麻醉下大鼠进行催醒。结果表明氟哌啶实验组大鼠睡眠时间 16.3±3.5min,明显的短于对照的睡眠时间 44.4±4.8min,统计处理 P<0.01。氯丙嗪的实验组麻醉时间 48.0±5.2min,显著的短于对照组的麻醉时间 137.0±14.7min,P<0.01。腹腔注射氯丙嗪、异丙嗪合剂的实验组麻醉时间 41.4±5.3min,也短于对照组的麻醉时间 88.6±8.8min,P<0.01。尾静脉注射氯丙嗪、异丙嗪合剂的实验组麻醉时间 30.1±5.6min,也短于对照组的麻醉时间 65.4±8.0min,P<0.01。以上结果提示,催醒宁对上述四组用药均有显著的催醒作用。催醒宁对硫喷妥钠、安定、水合氯醛等三组用药均无明显的催醒作用。

    徐学平等采用在 846 合剂麻醉大鼠体内预筛选和在犬体内进行催醒对比实验的方法,从育亨宾、4-氨基吡啶(4-AP)、环丙羟丙吗啡、妥拉苏林、氨茶碱、idazoxan 等 6 种单药及其相互配伍中,筛选出 4-AP 与氨茶碱复合液为 846 合剂的催醒合剂。进一步观察了此催醒合剂对 846 合剂麻醉牛的催醒效果、对 846 合剂麻醉犬 EEG、ECG、动脉血压和呼吸的作用以及对麻醉绵羊瘤胃、网胃放电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催醒合剂具有如下特点:
    (1)对 846 合剂麻醉动物有良好催醒作用,醒后无异常反应,无复睡。(2)在 846 合剂过量时,可作为主要的急救药品。(3)使动物 EEG 的变化和动物觉醒状态一致。(4)具有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增强呼吸的作用。(5)可促进绵羊瘤胃、网胃电活动。初步认为,此催醒合刘可作为 846 合刘安全、有效的催醒剂用于临床。梁德勇等(2000)对 500 余只眠乃宁麻醉下的马鹿和花鹿静脉及肌肉注射苏醒灵4 号,结果显示肌肉注射苏醒灵 4 号后唤醒时间和站立走路时间较静脉给药时间长。

    高利等使用鹿醒宝 3 号和鹿醒宝 2 号分别对鹿眠宝 3 号麻醉状态下的梅花鹿和马鹿进行催醒,结果显示鹿醒宝 3 号的复苏效果远优于鹿醒宝 2 号,鹿醒宝 3 号注射后平均 5.1±1.2min内出现眼球转动、动耳及抬头等动作,这表明鹿意识的恢复及中枢抑制的迅速逆转。这时呼吸频率和心跳节律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紧接着鹿肌肉张力迅速恢复,平均在 7.1±1.2min 站立起来。鹿在复苏后无任何不良表现,特别是没有复睡现象。

    目前,国外大多使用吸入麻醉法麻醉动物,只是对野生动物才进行肌肉注射全麻药麻醉。Arnemo 等对貂肌肉注射美托嘧啶和氯胺酮合剂进行麻醉,然后肌肉注射阿替咪唑催醒,结果显示,在注射阿替咪唑后动物很快苏醒,但是体温依旧降低,在注射阿替咪唑后1h,体温恢复到室温,并且没有其他不良反映。在 1993 年,Arnemo 等又对鹿肌肉注射噻拉嗪后静脉注射阿替咪唑进行催醒,结果显示,8 只鹿中有 7 只在注射阿替咪唑后 3min 内苏醒,仅有 1 只在注射阿替咪唑后没有明显的反应,苏醒的动物没有出现复睡及其它不良反映,说明阿替咪唑对噻拉嗪的颉颃作用良好。

    Stephanie 等肌肉注射噻拉嗪和舒泰麻醉 12头野猪并静脉注射育亨宾和弗马西尼进行催醒,动物迅速苏醒,整个过程动物状态比较平稳,无不良反应。Jacquier 等对 6 只野外的狮子按照每公斤体重 0.07±0.01mg 使用吹针肌肉注射美托嘧啶并且按照每公斤体重 1.8±0.5mg 注射替来他明及唑拉西冸合剂进行麻醉,麻醉诱导期比较平缓,麻醉过程中动物的镇痛和肌松均令人满意,呼吸、心率、体温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在麻醉 2h 左右按照每公斤体重 0.3±0.1mg 注射阿替咪唑对动物进行催醒,在注药后动物苏醒平稳,无复睡现象,并且苏醒后无死亡,证明对野生狮子使用美托嘧啶结合替来他明、唑拉西冸合剂麻醉,并使用阿替咪唑催醒的方法非常有效。

    Sadanand 等使用吹针肌肉注射浓度为 2.2–2.6mg/kg 的氯胺酮和浓度为 1.1–1.3mg/kg 的噻拉嗪麻醉 52 只成年亚洲狮、55 只成年老虎和 16 只成年豹等野生动物,所有动物的麻醉诱导均在 15-25min 以内,并没有突然苏醒及危及生命的状况发生,待麻醉 1h 后使用 0.1mg/kg 或 0.15mg/kg 的育亨宾催醒,所有动物均在 10min 内苏醒,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整个麻醉到催醒的过程都很平稳安全,因此可以看出,育亨宾能够有效颉颃氯胺酮及噻拉嗪对亚洲狮、老虎和豹的麻醉效果,并且对动物的安全不构成任何威胁。

上一篇: 猪饲料氨基酸回肠消化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