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饲料对日本对虾幼体消化酶的影响
谢中国 江南大学
不同试验组的日本对虾仔稚幼体主要的消化酶活力见表。微胶囊饲料组(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幼体的胰蛋白酶活力、淀粉酶活力均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碱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相比,淀粉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但胰蛋白酶活力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组Ⅲ日本对虾幼体的胰蛋白酶含量最高,对照组的胰蛋白酶含量最低,试验组Ⅰ的淀粉酶含量最高,对照组的淀粉酶含量最低,各试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
Tovar 等的研究结果证实外源酶有助于微粒饲料的消化。添加消化酶,特别是蛋白酶,在畜牧配方中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利用。在一些研究中,外源酶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利用和幼体的生长,而在部分研究中,未出现显著性的差异。不同酶的添加效果取决于鱼的种类和大小、酶的类型。酶活力与温度、pH 息息相关,在许多加工过程中,酶的活力很容易被破坏,在本研究中,选用的是木瓜蛋白酶和饲料酵母,尽可能防止酶在微胶囊饲料的制备过程中变性。许多研究都证实幼体能够合成一定量的酶,然而外源酶的作用机理尚未明白。内源酶和外源酶的共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生长率与酶活力呈正相关,意味着酶活力可以作为幼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与生长率也很高的相关性。Lemieux 等在鲟鱼幼体中发现消化酶活力和生长率存在着显著性的相关性。消化酶也受摄食方式和饲料的生化组成影响以及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尽管其它因素例如基因控制、肠道的形态学等调控消化酶对饲料的适应,大量的证据显示消化酶活力主要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影响。Brito 等研究了不同饲料对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微粒饲料中加入小球藻粉有助于提高幼体的生长、成活率和蛋白酶活力。Cahu 和 Zambonino认为酶活力比传统的生长和成活率指标能更好的反应幼体的生长状况。当饲料从卤虫过渡为微粒饲料也影响塞内加尔鳎幼体的消化酶活力。幼体的消化酶不仅适应于饲料的营养成分,而且可以用来推断微粒饲料配方的合理性。然而,消化酶对微粒饲料的适应了解得不是很透彻,常常会产生自相矛盾的结果。在金鱼幼体,分别饲喂生物活饵和微粒饲料显示不同的消化酶活力水平。幼体消化系统的发育,直接或间接影响消化酶分泌,以及微粒饲料营养的消化性,特别是蛋白质、粘合剂、微胶囊的成分。在本试验中,消化酶的活力主要受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壁材明胶的微胶囊饲料和壁材乙基纤维素的微胶囊饲料,92.2%的饲料成分是相同的,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日本对虾幼体的消化酶活力证实消化酶主要受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组Ⅰ和对照组相比较,幼体的生长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由于对本研究中虾片的饲料配方不了解,这给消化酶活力的比较带来困难。
胰蛋白酶是唯一的胰酶,能够激活其它的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胰蛋白酶在孵化期间和初次饲喂时均能够检测到。外源营养的开始、饲料的变化以及消化系统的发育均影响胰蛋白酶的活力。与生物活饵相比,微粒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影响蛋白酶的活力,导致蛋白酶的分泌减少。当饲料中蛋白含量较低时,胰蛋白酶的活力就会增加。饲料配方改变,消化酶活力也会相应的变化,因为不同的蛋白原料需要不同的消化酶来进行消化,在本研究中,试验组Ⅲ有着最高的胰蛋白酶活力,这与该试验组日本对虾幼体生长率最高相一致。
Péres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适应于饲料中高淀粉含量,在幼体的发育期,饲料中的高淀粉含量降低了幼体的淀粉酶活力。塞内加尔鳎幼体当饲喂微粒饲料时,比饲喂生物活饵时,显示较高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目前的研究中,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日本对虾幼体的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意味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壁材对淀粉酶的活力没有影响。最高的淀粉酶活力出现在试验组Ⅰ,推测可能与饲料中的多种原料成分刺激淀粉酶分泌较多。对照组淀粉酶含量最低,这与对照组饲料淀粉含量低,未能刺激幼虾的淀粉酶分泌有关。
碱性磷酸酶参与到仔稚幼体发育过程肠上皮细胞的吸收、转运,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大小受摄食量影响。碱性磷酸酶存在于前肠上皮细胞的浅部和纹状缘上,可帮助肠上皮细胞吸收金属酶,与脂类、葡萄糖、钙和无机磷的吸收存在正相关性。在变态结束后,其活性显著增强,这标志肠组织结构和肠道消化功能的完善。高的碱性磷酸酶活力暗示幼体处在良好的发育阶段以及优良的营养状况。在目前的研究中,饲料对碱性磷酸酶活力没有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所以的幼体都处在比较良好的生长状态。
脂肪酶在鱼类仔稚鱼消化生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在一些鱼类的消化器官中却很难检测到其活性,而且结果存在争议。潘鲁青等在日本对虾幼体检测到了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力,但是活力极微,其中纤维素酶活力为 10-1U/mg 蛋白,脂肪酶活力为 10-3U/mg 蛋白,淀粉酶活力是纤维素酶活力的 20-25 倍。本实验未能检测到日本对虾幼体脂肪酶活力,可能与检测脂肪酶的方法有关。在本研究中,壁材明胶为一种蛋白,而壁材乙基纤维素为一种纤维素,由于纤维素酶的活力很低,没有检测幼体的纤维素酶活力。是否壁材会影响纤维素酶活力或其它酶活力大小,还无从得知。
值得指出的是,消化酶活力不能有效地反映营养成分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吸收状况。在幼体期发育,消化生理经受着大量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酶活力的评价指标只能作为一个比较指标。还需结合饲料的适口性、幼体消化能力、以及幼体的生长和成活率来评价整个消化吸收过程。充分合理的营养是影响幼体生长率和成活率的基本因素,取决于营养成分有效的摄食、消化和吸收。微粒饲料的很多不足依然存在,包括微粒饲料的颜色、适口性、高的溶失率以及需要消化率的定量测定来评价消化过程。
上一篇: 微胶囊饲料对日本对虾幼体生长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