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在虾体内的代谢及鱼粉替代物的研究
马化欣 江南大学
肝胰脏是甲壳类动物中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功能场所。从生理角度上来讲,对虾吸收的氨基酸在肝胰脏一般有4个代谢途径: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滞留在血管内外;转化为特殊的氮代谢物或活性物质;氧化提供能量和非氮中间代谢物;合成并入肝胰脏和外运体组织蛋白。被肝胰脏摄取的必需氨基酸基本用于肝脏蛋白质周转和外运蛋白的合成。由于肝胰脏是吸收养分的器官,因此它在限制养分分配给外周组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肝胰脏氨基酸平衡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接下来氨基酸在肝胰脏外的利用。对虾胃部和肝胰脏的氨基酸平均消化吸收率占总消化吸收率的52.5%,可见对虾和大多数十足目一样,在胃部进行旺盛的消化活动,并通过肝胰脏吸收。
虾类中肠较长,约占整个消化道的71%,是虾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中肠对氨基酸平均消化吸收率占总消化吸收率的47.5%,这说明继胃和肝胰脏之后,在中肠仍进行旺盛的消化吸收活动。麦康森等用离体灌注技术研究了中国对虾中肠对氨基酸运输的动力学,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中肠对L一亮氨酸、L一酪氨酸的运输都是一个需要中坚载体的、耗能的主动运输过程,且中肠对不同氨基酸的吸收运输能力是不同的。
在虾类饲料中,鱼粉添加量一般高于30%左右。但是,随着鱼粉供应量的下降和水产养殖种类、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鱼粉价格逐年攀升。许多水产营养研究者经过20年来的研究,在鱼类营养和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多,也较成熟。在虾类营养和饲料配方中,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也已取得了部分较好的研究结果。
动植物蛋白源是指,畜牧类加工副产品如肉骨粉、鸡肉粉以及血粉等动物蛋白源;豆粕(饼)类、棉粕(饼)类、花生粕(饼)类、菜籽粕(饼)类、玉米蛋白粉、土豆蛋白粉等植物性蛋白源。动物性蛋白源较植物性蛋白源蛋白质含量高,均可以部分替代鱼粉。因凡纳滨对虾是当前最主要的养殖甲壳动物种类,养殖区域广,因此在虾类鱼粉替代方面,主要集中在凡纳滨对虾的研究。 AllenDavi和Arnold比较了挤压豆粕一家禽副产品混合物和干燥家禽副产品替代80%鱼粉,分别投喂凡纳滨对虾没有产生负面影响。Forster等用3种不同来源的肉骨粉分别代替25%、50%和75%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饲料利用没有不利影响。在凡纳滨对虾鱼粉替代方面,还有部分红蟹粉 ,菜籽粕、更豆粕]替代鱼粉等研究。在日本囊对虾饲料中,45%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包被或晶体赖氨酸/蛋氨酸替代43.7%的鱼粉,对照组(58.7%鱼粉)对虾生长显著高于未添加或添加晶体氨基酸饲料组,而与添加包被氨基酸组对虾的生长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上一篇: 晶体氨基酸和微胶囊氨基酸在虾类营养中的应用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