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混合饲草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混合饲草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陈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通过6组优化混合饲草体外消化指标数据分析,可进行如下讨论。由于含量较多的首稽发酵,产生了过多的氨态氮,而玉米秸的能量发酵速率及数量都无法满足培养液中氨态氮的需要,所以造成氮源浪费的现象,这同样可由pH变化规律看出。pH的下降不是由于的vFA累计产量高所引起的结果,而是由于对照组中较高的NH3一N浓度,造成其pH下降幅度小。进一步可说明由于能氮同步性高,所以MCP产量在18小时以前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到18小时以后对照组中的碳水化合物慢速发酵部分的发酵产物与培养液中的NH3一N结合,产生了大量的MCP,从此时的VFA的产量的下降及明显低于配方1中也可看出,此时对照组的能、氮同步性增高,MCP合成效率提高,能量浪费减少GP降低。

    同理,因为首稽和番茄渣所占比例高于配方4十个百分点,所以前12小时,由于氮源不足,IVDOM及VFA的产量高于对照组,pH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CP的增长幅度却低于对照组,可12小时之后,随着能、氮同步性增高,MCP合成效率也逐步提高。

    综合各项结果可以看出,经GI优化后的饲草配方,能增加总VFA生成量及丙酸所占比例。丙酸在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中间代谢中处于重要位置,在转化为糖、脂肪及提供蛋白质合成的碳骨架方面所消耗的ATP最小。丙酸是脂肪酸中唯一能生糖的V队,草食家畜体内大部分葡萄糖来源于丙酸的糖异生作用。喂饲草日粮的草食家畜,丙酸可提供所需葡萄糖的80一90%,当草食家畜以乙酸作为唯一能量来源或乙酸比例高而丙酸比例低时,乙酸的利用效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葡萄糖及生葡萄糖前体供应不足所引起的。林洪金等研究指出,当丙酸比例高时,饲料能量利用率也相应的提高,在肉牛育肥中,提高日粮中精料的比例,瘤胃产生的乙酸减少,丙酸增多,有利于合成脂肪,提高增重,改善肉质。本研究中,从乙酸/丙酸的比例看,24时从高到低的排序是配方5>配方2>配方6>配方3>配方1>配方4,与丙酸产量自高到低的排序正好相反,说明主要是丙酸产量的大小决定了乙酸/丙酸,各时间点各组的乙酸/丙酸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所以形成以下推论,经GI优化后的饲草配方,能提高丙酸生成量及在TVFA中的含量,可有效降低精料的使用量。

    配方3,6整体表现突出,能、氮同步性强,pH下降幅度较小,两者24时各指标值差异不显著。谭支良等指出,通过系统组合营养技术可有效提高粗饲料的利用效率「叫。在我国北方农作物秸秆主要有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从本试验研究结果来看,首稽与玉米秸秆按50:50的比例或首稽与小麦秸秆按60:40的比例组合时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组合,该组合配比与阳伏林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他们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首稽、玉米秸、小麦秸两两组合产气特性,结果表明首稽干草与玉米秸秆或小麦秸按50:50的比例或75:25的比例组合效果最好。Sohane和Singh向两个不同品种的稻草秸秆中分别添加两种青绿饲草(包括一种豆科牧草),结果表明青绿饲草的添加显著改善了秸秆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更重要的是品质较低的秸秆的消化率提高幅度更大一些。这与本试验豆科饲草的添加所得结果一致。

上一篇: 单种饲草体外消化特性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