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垫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毕小艳 湖南农业大学
由于冬季来临,随着气温不断降低,猪在冷应激环境条件下不适于猪的生长,而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垫料表面温度适宜,一般为20-25℃,猪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维持净能相对减少,生产净能相对增加。其次,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垫料中具有强大功能的微生物活菌剂,如枯草芽抱杆菌、放线菌、酵母菌在迅速吸纳、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的同时,产生自身代谢物如菌体蛋白、酶类、微量元素抗生素等,生猪在翻拱和舔食垫料时将有益微生物食入,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刺激肠道局部免疫反应,使机体的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大大提高,有效改善机体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最终提高畜牧生产性能,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对猪日增重、料肉比影响均不显著,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种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影响不明显。垫料原料配比和菌剂对猪生产性能均无显著性差异。祝荣等选用15kg左右的猪饲养lo6d后,结果发现,发酵床养猪末重显著高于传统模式组(P<0.05),死淘率和料肉比显著低于传统模式(P<0.05)。Tartrakoon等用稻秸、谷壳、稻壳灰、锯末和干草作为发酵床垫料与传统模式对比,结果发现,稻壳灰和干草作为垫料组的猪生长性能略高于其它组,但差异不显著 (P>0.05),而稻壳灰作为垫料猪舍环境卫生最好,减少了臭味和虫蝇的发生。Nicks等用分别用锯末和秸秆作为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垫料原料饲养断奶仔猪,结果发现两种垫料原料对猪生产性能没有显著性影响。周玉刚(2009)研究发现,应用优化后的发酵床垫料配方和传统配方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不显著,且该法减少了锯末用量,解决了垫料难题。大量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腹泻率等各项生产性能指标。EM菌在体内可产生多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王晓霞等研究报道,枯草芽抱杆菌具有选择性地增加肉鸡盲肠中的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活菌数量,从而调节肉鸡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环境。胡楠等在30日龄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0.25%的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33.3%(P<0.05),料肉比降低了25.1%,发病率降低36.1%(p<0.01),表明微生态制剂有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且较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苏海燕等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低于对照组 (P<5)。
上一篇: 垫料微生物在发酵床养猪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