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沙棘叶黄酮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沙棘叶黄酮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赵伟 陈鑫 刘红南 欧阳文文 王明昊 李垚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沙棘,又名醋柳,是遍布中国、俄罗斯和大部分北欧国家的灌木树种。沙棘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旨在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广大畜牧养殖户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沙棘叶总黄酮采用CO2超临界法萃取,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总黄酮含量 >90% 。

1.2 试验动物及饲粮
    试验动物为 360 只健康的 1 日龄爱拔益加( AA) 肉鸡公雏,购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林孵化场。参照中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T 33—2004) 和美国 NRC( 1994) 肉鸡营养需要配制玉米 - 豆粕型基础饲粮。

1. 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 360 只肉鸡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15 只,各重复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 P >0. 05) 。4 组分别为对照组( 基础饲粮) 、试验Ⅰ组( 基础饲粮 + 0. 025% 沙棘叶黄酮) 、试验Ⅱ组( 基础饲粮 +0. 050% 沙棘叶黄酮) 、试验Ⅲ组( 基础饲粮 +0. 100% 沙棘叶黄酮) ,进行 7 周的饲养试验。每天观察试验鸡的精神状态、食欲及粪便状况,记录死亡鸡只数。1 日龄时舍内温度保持在 35 ℃,以后每天降低 0. 5 ℃,4 周后保持 21 ℃,以后一直保持恒温,温度应平稳过渡。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免疫。
    分别于试验第 29、50 天早晨空腹称重。前 1天 20: 00 禁食,自由饮水,于次日 08: 00 以重复为单位称重,记录耗料量,计算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采食量(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 、平均日增重( average daily gain,ADG) 和料重比( feed/gain,F / G) 。

2 结果
    由上表可见,试验Ⅰ、Ⅱ、Ⅲ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 分 别 比 对 照 组 降 低 了 3.92% 、4.06% 和4.27% ( P<0.05 ) ,但 3 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 P >0.05) 。试验Ⅰ、Ⅱ、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且 3 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 P>0.05) 。

3.讨论

    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沙棘果渣及沙棘嫩枝叶能提高畜禽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但本试验结果却表明沙棘叶黄酮对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本课题组前期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能是由于沙棘果或沙棘嫩枝叶富含较全面的营养物质,而沙棘叶黄酮成分单一,可能起不到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研究表明,沙棘黄酮对采食量的影响与其他黄酮类有所不同。金赛勉等试验表明沙棘黄酮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其推测可能是黄酮的酸涩味影响了仔猪的采食量,且饲粮中的黄酮苷也可影响绵羊的适口性。此外,缺少苷酶的苜蓿( 黄酮苷含量较多) 适口性更差,而沙棘黄酮中的主要成分正是黄酮苷,再结合本试验的结果分析,采食量的下降可能就归因于黄酮较差的适口性,但是,由于肉鸡的味觉较差,且饲料的形态、黏度及渗透压等均可影响肉鸡的采食量,因此,其具体原因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李垚等研究表明,沙棘黄酮可显著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钙的利用率; 刘红南等进一步表明,沙棘叶总黄酮可以通过上调十二指肠核糖体蛋白( RPS12)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 和角蛋白 10( CK10) 的基因表达提高 1 ~ 21 日龄 AA 肉鸡生长前期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而陈鑫等的试验也表明,沙棘叶总黄酮可提高饲料中钙和磷的利用率,利于胫骨钙和磷的沉积,促进胫骨的发育和骨骼强度的增加。由此可见,沙棘黄酮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潜在作用,故其即使降低了肉鸡采食量,但对日增重并无负面影响。此外,沙棘黄酮还可提高畜禽的免疫、抗氧化及抗应激的能力,进而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改善饲料的利用率。

上一篇: 鸡舍环境对蛋鸡养殖的影响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