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环境对蛋鸡养殖的影响
赵娟 河北农业大学
鸡舍的环境因素包括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值、有害气体的含量、粉尘含量、风速、光照强度等。鸡群生产力表型性状有 50%-95%取决于环境条件,这些因素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可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广大畜牧养殖户对鸡舍的环境十分重视,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也针对此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适宜蛋鸡饲养的环境数据。
1有害气体对蛋鸡养殖的影响
在蛋鸡鸡舍内,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在鸡舍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对蛋鸡的健康引起很大的危害。
二氧化碳(CO2)是无色、无臭、略带酸味的气体,密度为 1.524。大气中含有0.03%~0.04%,主要来源是鸡群呼吸。当鸡舍空间狭小、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时,二氧化碳浓度可达 0.5%以上。试验表明:1000 只平均体重 1.6kg 的产蛋母鸡,每小时可排出二氧化碳 1700L。鸡舍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造成鸡窒息死亡。鸡舍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宜超过 1500ppm(0.15%)。
氨(NH3)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多由鸡粪产生,越接近地面其含量越高。当舍内温热潮湿,密度较高,通风不良时,极易导致舍内氨浓度增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0℃时一升水可溶解 907 克),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引起炎症。鸡比人对氨气更为敏感,即使在很低的浓度(5ppm)也会引起鸡的粘膜发炎、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整个呼吸道粘液量增多。如果鸡舍空气中氨气含量达 0.1 毫升/升,10 周产蛋率可由 80%降到 60%以下。因此,鸡舍内氨浓度应尽量控制在 10ppm 以下。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带有恶臭的气体。鸡舍中的硫化氢是由含硫的有机物分解而来。蛋鸡如果经常吸入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如硫化氢浓度较高,会使蛋鸡的中枢神经麻痹,导致窒息死亡。因此,鸡舍中硫化氢的浓度应控制在 8ppm 以下。
2 光照对蛋鸡养殖的影响
在鸡舍内,光照不仅使鸡看到饮水和饲料,完成生命中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且对鸡的健康、生长发育、产蛋数量和质量、体重增加、以及繁殖和孵化等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鸡舍内的光照条件主要受内部的太阳光照和各种灯光组成的人工光源的影响,内部的太阳光照又要取决于季节、天气条件和鸡舍的采光条件等。同时光照长度和光照强度对蛋鸡有不同的影响。
鸡舍的光照强度要根据鸡的视觉和生理需要而定,过强过弱均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光照太强不仅浪费电能,而且鸡会表现出神经质,易惊群,活动量大,消耗能量,易发生斗殴和啄癖;光照过弱,影响采食和饮水,起不到刺激作用,影响产蛋量。
产蛋鸡在不同生长期要求不同的光照时间长度,开始育雏的前几天要求时间较长、光强较大的照射,一般以每天光照 20-23 小时、光强 20 勒克司比较适宜,有利于雏鸡早饮水和开食;生长阶段要求光照时间较短、光强也相应减弱,从 4 日龄到18 周龄一般以每天光照 8-9 小时、光强 5 勒克司比较适宜,19--22 周龄一般以每天光照 10-11 小时比较适宜,23--27 周龄一般以每天光照 12-14 小时比较适宜, 27周龄以上以每天光照 14-16 小时比较适宜,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宜长不宜短,一般以每天光照 16 小时、光强 6--10 勒克司比较适宜,不要减弱或逐渐减弱光照强度。
3 通风对蛋鸡养殖的影响
鸡舍的通风问题是养殖者历来比较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蛋鸡在室内养殖过程中,饲鸡的饲料、粪便、呼吸都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尤其是日常饲养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这些有害气体,若不及时通风换气,累积到一定浓度就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健康。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大多数养殖场采用室内养殖的方法,还有一些采用地下养殖。鸡场为了提高产量,通常养殖密度很大,鸡笼间距小,室内空间狭窄,若没有合理的通风设施,就会造成空气流通困难,内部空气污染严重,很不利于养殖。
一般采用通风的方法就是建立通风口,设置通风机。在设置通风设施的时候也要注意鸡舍的密闭性,让新鲜的空气从要求的地方进入,成为有效的通风,避免无效或带来负面影响的通风。要保证从鸡舍的两端通风,使新鲜空气与室内空气均匀的混合,避免产生通风死角。
为了保持鸡舍的舒适环境,让鸡呼吸新鲜空气,使鸡健康生长发育,鸡舍一般都有通风设备,使鸡舍经常保持微风到一级风的状态。鸡舍通风分为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纵向通风的鸡舍风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风速=通风量/鸡舍截面积
一般鸡舍横向通风要求风速为 3~5 米/秒,纵向通风风速为 1.5~2.0 米/秒,鸡背最大风速不超过 3 米/秒。通风量:冬季 2 立方米/小时,夏季 7-8 立方米/小时,春秋两季为 3-4 立方米/小时。
4 鸡舍环境监测系统
鸡舍的环境检测系统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对鸡舍内有害气体、光照强度及风速进行检测,可全面了解有害气体随空间、时间、温度、湿度变化的分布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建立有害气体的产生量与所饲养的畜禽数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和确定有害气体、光照强度、通风量的调控模式提供依据,以达到进行畜禽舍内环境控制的目的。对鸡舍内各种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得出准确的数据,通过管理系统来研究规律并做出及时调整,达到饲养的智能化。
上一篇: 四种NSP酶对断奶仔猪棉粕型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