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幼兔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幼兔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王小康 河北省霸州市畜牧兽医

1原因分析

1.1消化不良性腹泻
    仔兔断奶至 3 月龄称幼兔。此期兔生长发育最快,营养需求量大,食欲旺盛,易贪食。而其消化系统发育却不完善,消化道重量和容积都较小,各种消化酶分泌量不足,营养比例不当易引起幼兔腹泻。另外,幼兔肠壁薄,黏膜脆弱,若受过量低质粗料、冰冻料或腹壁受凉等刺激,易造成肠异常蠕动、腹泻、炎症,肠壁通透性增强。毒素进入体内,造成自身中毒死亡,断奶后 1 星期内的幼兔较多见。幼兔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症状多为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排粥样或水样软粪便。重者腹泻呈水样,常混有血液或胶胨样粘液,结膜发绀,呼吸急促,后虚脱而死。

1.2感染性腹泻
    各种应激因素刺激导致幼兔抗病力下降而感染病菌发生腹泻。断乳后幼兔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改料、换窝及疫苗接种等诸多因素均可造成幼兔的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断乳幼兔母源抗体逐渐消失,接种疫苗后又不能马上产生新的抗体,易感染各种病菌。断乳后幼兔得不到母乳中抗微生物的因子(乳中基质与仔兔胃内的酶反应产生),且其胃酸浓度又低,导致幼兔抗病力下降。幼兔生长发育快,贪吃青料、能量高的玉米等料后,会加重肠道负担,发酵异常,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致腹泻。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球虫病等引起的幼兔腹泻。这些致病微生物通过损伤幼兔的肠道黏膜上皮,引起肠道发炎并产生毒素,导致肠毒血症,使体液大量渗入肠腔,引起幼兔腹泻。
    另外,在幼兔饲料中不合理的添加抗菌药物,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抗生素与细菌相互选择,细菌不断变异,会进一步加剧腹泻的发生。

2 防治措施

    及时接种兔瘟- 巴氏杆菌二联苗、大肠杆菌苗、魏氏梭菌苗等。产前 15 天时对妊娠母兔接种大肠杆菌疫苗,魏氏梭菌疫苗等,使仔兔获得良好的被动兔疫抗体。仔兔 25 日龄可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和魏氏梭菌疫苗, 大肠杆菌病传播严重的地区,首免后 15~20天,再补注1 次大肠杆菌多价苗。从仔兔开始采食至断乳后的 1 个半月内,加喂适量的微生态制剂、低聚糖等,促进肠道正常菌群屏障的形成。同时,适当添加复合酶助消化,保持肠道健康,以达到预防腹泻的目的。夏季投服抗球虫和抗菌药物防治腹泻时,应注意轮换用药。

    幼兔腹泻宜早治,在使用抗菌药的同时,结合补液和对症治疗。未查明病因前应先将其隔离,临床治疗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病初期,宜先清理肠胃,用人工盐 2~3 克,加水 40~50 毫升,1 次内服,或灌服3~5 克活性炭 (可用木炭末或新鲜的锅底灰代替),然后灌服 10~15 毫升植物油或液体石蜡。再调整胃肠功能,内服食母生 2~3 片或乳酶生 3~5 片,每天2~3次,直至痊愈。也可给病兔服用 5~10 毫升酊剂,如大蒜酊、龙胆酊、陈皮酊。重者用庆大霉素按0.4~0.6 万单位 / 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 次 / 天,连用2~3天。粪便的臭味轻,但又腹泻不止的幼兔,应收敛止泻。内服鞣酸蛋白 0.25 克,2 次 / 天,连服 1~2 天。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时调整饲料配方,饲喂易消化的饲料,让兔 7~8 成饱为宜。如果治疗及时,这类腹泻的治愈率可在 95%以上。

    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应以杀菌消炎、收敛止泻、维护全身机能为治疗原则。在搞好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及时治疗原发病。细菌性疾病,可肌肉注射抗生素,每天 2 次,连用 5 天,兔每千克体重用药量,链霉素 1~2 万国际单位,庆大霉素 2~4 万国际单位,卡那霉素、金霉素或土霉素 20~40 毫克。也可口服磺胺类药物,初次量按0.14克 / 千克体重,维持量 0.07 克 /千克体重,2 次 / 天,连用 2~3 天。或选用新出的复方特效药物治疗,也可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但要注意用药时应交替使用。病毒性腹泻没有特效药,只能加强护理,收敛止泻,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并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幼兔腹泻不止时要收敛止泻,口服鞣酸蛋白0.25 克,2 次 / 天,或活性碳 5~10 克,1 次 / 天,内服。同时,内服酵母片、多酶片等。腹泻严重、抵抗能力下降时,用糖盐水15 毫升,庆大霉素注射液 1 毫升,维生素 C注射液 3 毫升,1 次静脉注射,如果必要时可加适量强心类药物,如安钠咖。

上一篇: 畜禽沙门氏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