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畜禽沙门氏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畜禽沙门氏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田美湛 黑龙江省铁路兽医卫生处

1猪

    急性败血型可见体温突然升高 (41~42℃),精神不振,不食。后期间有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有时在出现症状后 24 小时内死亡,但多数病程为 2~4 天,病死率很高。

    亚急性和慢性是本病临诊上多见的类型,与肠型猪瘟的临诊表现很相似。病猪体温升高(40.5~41.5℃),精神不振,寒战,喜钻垫草,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被粘着。少数发生角膜混浊,严重者发展为溃疡,甚至眼球被腐蚀。病猪食欲不振,初便秘后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很快消瘦。部分病猪,在疾病的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特别在腹部皮肤,有时可见绿豆大、干涸的浆性覆盖物,揭开可见浅表溃疡。病情往往拖延 2~3 星期或更长,最后极度消瘦,衰竭而死。有的猪群发生潜伏性副伤寒,仔猪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体质较弱,偶尔下痢。体温和食欲变化不大,一部分患猪发展到一定时期突然症状恶化而引起死亡。

2 牛

    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或纽波特沙门氏菌所致。成年牛常以高热(40~41℃)、昏迷、食欲废绝、脉搏频数、呼吸困难开始,体力迅速衰竭。大多数病牛于发病后 12~24 小时,粪便中带有血块,不久即变为下痢。粪便恶臭,含有纤维素性絮片,间杂有黏膜,下痢开始后体温降至正常或较正常略高。病牛可于发病 24 小时内死亡,多数于 1~5 天内死亡。病期延长者可见迅速脱水和消瘦,眼窝下陷,黏膜(尤其是眼结膜)充血和发黄。病牛腹痛剧烈,常用后肢蹬踢腹部。妊娠母牛多数发生流产,从流产胎儿中可发现病原菌,某些病例可能恢复。病牛发热、食欲废绝、精神萎顿,产奶量下降,但经过 24 小时后,这些症状即可减退。还有些牛感染后取隐性经过,仅从粪中排菌,但数天后即停止排菌。如牛群内存在带菌母牛,犊牛可于生后48 小时内即表现拒食、卧地、迅速衰竭等症状,常于 3~5 天内死亡。尸体剖检无特殊变化,但从血液和内脏器官中可分离出沙门氏菌。多数犊牛于 10~14 日龄以后发病,病初体温升高(40~41℃),24 小时后排出灰黄色液状粪便,混有粘液和血丝,一般于症状出现后 5~7 天内死亡,病死率有时可达 50%,有时多数病犊牛可以恢复,且恢复后体内一般很少带菌。病期延长时,腕和跗关节可能肿大,有的还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

3禽

    各品种鸡对鸡白痢均有易感性,以 2~3 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近年来,育成阶段的鸡发病也日趋普遍。长期存在本病的鸡场,雏鸡的发病率在20%~40%左右。但新传入发病的鸡场,其发病率显著增高,有时可高达 100%,病死率也比老疫场高。本病在雏鸡和成年鸡中所表现的病状和经过有显著的差异,雏鸡和雏火鸡的症状相似。潜伏期 4~5 天,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7~10 天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 2~3 星期达高峰。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常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双翼下垂,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影响排粪。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生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肢关节肿胀,呈跛行症状。病程短的 1 天,一般为 4~7 天,20 天以上的雏鸡病程较长,且极少死亡。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或带菌者,成年鸡感染常无症状。母鸡产卵量与受精率降低,这种鸡须用血清学试验才能查出。极少数病鸡腹泻,产卵停止。有的因卵黄囊炎引起腹膜炎,腹膜增生而呈“垂腹”现象,有时成年鸡可呈急性发病。

    禽伤寒主要发生于鸡,也可感染火鸡、鸭、珠鸡、孔雀、鹌鹑等鸟类,但野鸡、鹅、鸽不易感。成年鸡易感,但有的报道认为 6 月龄以下的鸡更易感染。一般呈散发性,潜伏期为4~5天。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排黄绿色稀粪,体温可上升 1~3℃。病鸡可迅速死亡,通常经 5~10 天死亡。

    禽副伤寒,各种家禽及野禽均易感,以鸡和火鸡较常见。常在孵化后 2 星期内感染发病,6~10 天达高峰。该病常呈败血症经过,通常无任何症状迅速死亡。年龄较大的幼禽则常呈亚急性经过,主要表现水泄样下痢。病程约 1~4 天,1 月龄以上幼禽一般很少死亡。

上一篇: 猪几种具有皮肤症状疾病及其防治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