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几种具有皮肤症状疾病及其防治

猪几种具有皮肤症状疾病及其防治

张玉平 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

1湿疹

    多是因为皮肤不洁、汗液浸渍、烈日曝晒、昆虫叮咬,或由于某些化学物质刺激,以及饲料单纯、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等引起的皮肤表层的特殊炎症。常在猪的头、面及股内侧皮肤上出现红斑,然后形成丘疹、水疱和浓疱。病猪表现瘙痒不安,不断在墙壁和食槽上擦痒,擦破后露出糜烂面、出血。病变逐渐扩大到全身,最后形成痂皮,皮肤增厚并有皱褶,被毛脱落。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确诊。

    首先清除发病原因,在早期(红斑期和丘疹期),患部可用保护性撒粉(滑石粉或硼酸、鞣酸混合粉剂)。当水疱或脓疱破溃后,患部可用2%明矾水或 2%鞣酸溶液冲洗,洗净后涂1%~3%龙胆紫。后期(痂皮期),患部可用双氧水、1%~3%硼酸溶液冲洗,洗净后剥去痂皮,涂以氧化锌或硼酸软膏等,并配合应用抗组织胺、副肾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2荨麻疹

    多是由于某些有毒饲料、药品,或被昆虫叮咬,患胃肠道疾病时某些毒素被吸收等原因,所引起的过敏性皮肤反应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皮肤突然出现水肿性、圆形、扁平疹块,密集存在,大小不一,常出现在眼睑、鼻、颈侧或会阴等部位,皮肤瘙痒,有的局部脱毛。严重者,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轻度下痢,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根据病猪皮肤出现一过性疹块,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有特效,即可初步确诊。

    消除病因,应用抗过敏药物,如盐酸苯海拉明、钙制剂、硫代硫酸钠等;或静脉注射普鲁卡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并配合整肠、缓泻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3水疱疹

    是由水疱性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临床特征与猪口蹄疫极其相似,主要表现为病猪体温升高,在鼻盘、唇、口腔、蹄部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严重者出现跛行,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但死亡率不高,恢复较快。从临床症状还无法与口蹄疫、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相区别,可根据易感动物,结合动物接种试验、血清学试验确诊。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和疫苗预防,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封锁、隔离、消毒来控制。病猪及其产品不得移动,凡与病猪接触过的运输工具和用具,消毒后方能使用。治疗期间,给病猪喂以流食或软的饲料和清洁饮水,保持圈舍干燥,防止蹄部污染。患部可涂以制菌防腐药剂,如龙胆紫溶液、5%硫酸铜溶液等,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4水疱病

    是由水疱病毒引起的极似口蹄疫的猪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主要特征是在猪的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出现 1 个或多个黄豆到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疱,水疱内充满清亮或淡黄色液体,严重的体温升高,疼痛加剧,不能站立或行走,出现跛行。部分病猪在口腔、舌头、奶头和鼻端等处也出现水疱。本病仅为猪发生的以蹄部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传染病,要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加强检疫。与病猪接触过的用具和运输工具应彻底消毒,病猪的头、蹄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未破溃的水疱可剪破,并用 0.1%高锰酸钾或 2%明矾水等药液冲洗,然后涂擦碘甘油、龙胆紫溶液或磺胺软膏,必要时可注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继发感染。预防可用鼠化弱毒疫苗或细胞培养弱毒疫苗接种。

5 猪痘

    是由猪痘病毒或痘苗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食欲不振,在其面部、四肢、腹下、会阴等处皮肤及黏膜,出现红斑、血疹、水疱、脓疱、痂皮。幼小、体弱的仔猪可全身发痘,并波及口、鼻黏膜,若并发肺炎或有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常导致死亡。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发病康复后可获得坚强免疫。对个别病例可试用康复血清治疗,同时,结合对症治疗。

6 疥癣病

    是由疥螨寄生在猪体表内所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皮肤病。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生,但对仔猪的危害尤其严重。临床主要特征为病初患部皮肤发痒,不安,通常由头部开始,然后蔓延到颈部、背部、腹部、躯干和后肢。由于奇痒,病猪常不断在墙角、圈门、栏柱等处磨擦或用蹄搔其患部,患部皮肤出现针尖大的红色丘疹、水疱,擦破后出血,继而化脓,脓样的渗出物与被毛纠结形成硬固的痂皮。时久者患部被毛脱落,皮肤增厚、粗糙、落屑等,病程延长,食欲减少,逐渐衰弱,消瘦,贫血,发育停止,终致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和通过皮屑查找虫体来确诊。

    经常保持猪舍清洁干燥,猪群不应拥挤,猪舍要通风良好,冬季勤换垫草,经常让猪晒太阳,猪圈半个月消毒1 次。发现本病后,猪舍、饲具等要用 20%石灰乳或 5%热苛性钠溶液等进行彻底消毒。病猪患部可用 5%敌百虫溶液涂擦,每星期 1次。也可用柴油下脚料、废机油涂擦,冬季改用粉剂。

7猪丹毒

    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 3~12 月龄的架子猪,以春、秋季节多发。发病后患猪表现为发热、步行困难,头、颈、背、腹等皮肤上出现接近方形或菱形的红紫色疹块,形如烙印,疹块大小不等,稍高于皮肤。重者疹块部形成结痂,经久不掉,剥落后遗留疤痕。根据病猪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分离到病菌,即可确诊。

    每年春、秋季各进行1次猪丹毒弱毒冻干苗预防接种,猪圈和运动场清扫后,定期用热苛性钠溶液、石灰水全面消毒。病猪用青霉素、土霉素、抗猪丹毒血清治疗有良好效果。

上一篇: 奶牛子宫脱出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