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动物用药几种常用的注射方法

动物用药几种常用的注射方法

刘仁春 纪建东 付景龙 黑龙江省宝清县畜牧兽医总站

1皮内注射

    是将药液注射于皮肤的表皮与真皮之间。多用于预防接种、过敏试验以及某些疾病的变态反应诊断。注射部位应选择不易受到磨擦及舐咬处的皮肤。马多在颈侧部,牛在尾根部,猪在耳根部,禽类在肉髯部皮肤。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成皱襞,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 30 度角刺入皮内约 0.5 厘米,缓慢注射药液,每点不超过 0.5 毫升,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酒精棉球轻轻压迫针孔,以免药液外溢。

    推药时感到阻力很大,在注射部位呈现小丘疹状隆起为注射正确,否则将影响诊断和预防接种效果。若推药很容易,表明注于皮下,应重新刺针。皮内注射疼痛剧烈,应注意保定。

2皮下注射

    是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药液经过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因皮下有脂肪层,吸收速度较慢,注射药液后约经 10~15 分钟被吸收。一般易溶解、无强刺激性的药品以及菌苗等可作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选择富有皮下组织,皮肤容易移动,且不易被磨擦和啃咬的部位。马、骡多在颈侧,牛在颈侧或肩胛后方的胸侧,犬在颈侧、背部或股内侧,猪在耳根或股内侧,羊在颈侧、肘后或股内侧,禽类在翼下。左手拇指与中指捏起皮肤,食指压其顶点,使其成三角形凹窝。右手如执笔姿势持注射器,垂直于凹窝中心,迅速将针头刺入皮下深约 2 厘米。右手继续固定注射器,左手放开皮肤,抽动活塞,不见回血时推动活塞注入药液。注射完毕,以酒精棉球压迫针孔,拔出注射针头,最后以碘酊涂布针孔。

    正确刺入皮下时,针头可自由活动。如果针头刺入肌肉内,则针头固定不能左右摆动。抽动活塞如有回血,表明刺在血管内,应稍向后退出。注射药量大时,可采取分点注射,强刺激性药物不能做皮下注射。

3 肌肉注射

    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射药液后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又因感觉神经较皮下少,故疼痛较轻,临床上应用较多。凡肌肉丰富的部位,均可进行肌肉内注射。大动物在臀部或颈部,猪、羊多在颈部。对体瘦的猪、羊,最好不在臀部注射,以免误伤坐骨神经。犬在颈侧、臀部或背部,禽类在胸肌部。对中、小动物,可不用分解动作,而进行直接刺针注射。对大动物,为防止损坏注射器或针头折断,可用分解动作进行刺针注射,即先刺入针头,而后连接注射器注射。用分解动作时,先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头基部,中指标定针的刺入深度,用腕力将针头垂直皮肤迅速刺入肌肉内,深约 2~4 厘米。然后右手持注射器与针头连接,回抽活塞,以抽出针头内的空气及检查有无回血。如果证明刺入正确,随即推进活塞,注入药液。注射完毕,拔出注射针,涂布 5%碘酊。

    注意针头不要全长刺入肌肉内,以免折断。强烈刺激性药液,如水合氯醛、氯化钙、高渗盐水等均不能作肌肉注射。注射时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固定针筒及推动活塞,并随动物的运动而运动,以免损坏注射器。

4静脉注射

    将药液直接注射于静脉管内,随着血流很快分布到全身,奏效迅速,但排泄也较快,作用时间短。对局部刺激性大的药液可采用本法。大量输液、输血、急救时,须用静脉内注射。犬及猫科动物的注射部位在小腿跖背外侧静脉、前臂内侧皮下静脉或颈静脉。猪、兔的注射部位在耳缘静脉、前腔静脉。羊在颈静脉,禽在肘部内侧的尺骨皮下静脉,驼鸟在颈静脉。犬及猫科动物小腿跖背外侧静脉或前臂内侧皮下静脉注射时,先在刺针部上方扎上橡胶管,以使静脉怒张显露,于刺入后注药前,松开橡胶管。输液时用胶布粘贴固定针头及输液管。流入完毕,左手拿酒精棉球紧压针孔,同时,将注入器放低见有回血时,右手迅速拔出针头,最后涂布 5%碘酊。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确实保定,看准颈静脉后再刺入针头,避免多次扎针,引起血肿或静脉炎。反复刺针时要注意针头是否畅通,当针头被组织块或血凝块堵塞时应随时更换。针头确实刺入血管后,方能注入药液。注入大量药液时,注入速度不应太快,可通过温水的方法来加温输液管内的药液。油类制剂不能作血管内注射,要排净注射器或脉管内空气。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时,绝不能漏于血管外组织。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动物的表情,若发现骚动、出汗、气喘、肌肉震颤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停止注药,并采取相应措施。若输液速度突然减慢或停止,局部出现肿胀,应立即放低输液瓶,检查有无回血。

上一篇: 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