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1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
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猪胃而引起的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胃线虫少量寄生时患猪症状不明显。患猪,尤其是幼猪,在胃线虫大量寄生时,胃黏膜发炎,食欲减退,渴欲增加,腹疼、呕吐、消瘦、贫血,出现急、慢性胃炎症状;精神不振、营养障碍、生长受阻,粪发黑或混有血色。
猪弓形体病又称弓浆虫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病猪初期体温上升达 40~42 ℃,并持续 7~10 天,精神和食欲不振,粪干,带粘液,断奶仔猪腹泻。之后患猪腹式或犬坐式呼吸,咳嗽,呕吐,流少量鼻液。体表淋巴结,尤其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末期耳、鼻、身体下部出现淤血斑,最后卧地不起,体温急剧下降而亡。患病妊娠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猪类圆线虫病由革兰氏类圆线虫寄生于仔猪小肠而引起,这种病对仔猪,尤其3~4 周龄仔猪危害最大。本病温暖多雨季节多发,是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之一。病猪呕吐,患肠炎和下痢,继而消瘦。幼虫通过皮肤引起感染时,常引起湿疹;进入肺时,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患猪体温升高;若移入心肌、大脑和脊髓时,患猪可发生急性死亡,严重时病猪因极度衰弱而亡。
2 防控措施
2.1坚持“自繁自养”
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防止寄生虫病传入。确须购进生猪时,要从无疫情的地方购进,购前要查验检疫证明。购入的猪隔离饲养 2 星期以上,并对粪便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有无寄生虫寄生。发现患病猪,须进行 1~2 次驱虫并做再次检查,经全面检测确认无病的猪方可转入生产区。
2.2制定防治方案
养猪场(户)应在兽医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猪场的病史及猪品种、日龄和饲养管理情况制定寄生虫防治程序。每年可在适当时机,对本地饲养的生猪进行 2 次驱虫,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规模化养猪场驱虫前做好寄生虫监测工作,以监测结果为驱虫依据。
2.3 消灭中间寄主
切断传播媒介是防止寄生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生猪易患的许多寄生虫(如吸虫、绦虫、棘头虫和部分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都需要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参与。用化学药品或生物学方法(培养中间宿主的天敌,如养鸭、养鱼等)可以消灭中间宿主和切断传播媒介。养猪场(户)禁养猫、狗等宠物并要定期做好灭鼠、驱蚊、灭蝇、灭蟑、灭虫工作,以减少寄生虫病发生的机会。
2.4环境消毒
饲养员的衣物、用具加热消毒,栏舍、运输车等可用双甲脒、单甲脒等喷雾消毒。未成熟的虫卵对干燥、高温环境抵抗力弱,猪舍应采用混凝土圈面,圈舍最好向阳。
2.5 强化饲养管理
保持畜舍、环境及猪体清洁卫生,做好保暖、防暑,加强猪的运动等工作。改善猪营养状况,根据猪的生长时期、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合理均衡的营养物质,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饲料应清洁、新鲜,严防霉烂、污染。水生植物洗净后再喂,禁用未煮熟的鱼虾、贝类或食堂、饭店泔水、下脚料喂猪。注意饮水卫生,保护好水源,粪堆、垃圾等应远离水源,最好饮自来水、井水、泉水,防止饮入湖、河、湾、塘、沟水中的虫卵、幼虫、囊蚴及一些中间宿主(如水蚤等)。
2.6做好定期检测
规模养猪场应定期对猪进行寄生虫病检测,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饲养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测或健康检查。
2.7合理驱虫
驱虫要掌握要领:一是驱虫前禁食,为利于猪对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12~18 小时;二是选用高效、广谱、低毒、适口性好、投药方便、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应注意药量,不能过量或用量不足;三是连续用药,为提高驱虫效果,须连续使用 2~3 次驱虫药。对一些体表寄生虫,如疥螨,驱虫药只能杀灭虫体,而不能杀死虫卵。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在第 1 次驱虫后,间隔1 星期再用药 1 次,以防此病复发;四是要在具备隔离条件的场所进行驱虫,以便清理病猪的排泄物;五是注意驱虫时间,一般应在虫体性成熟前驱虫,以防止性成熟的成虫排出虫卵、幼虫,或秋、冬季进行驱虫,此时驱虫有利于畜禽安全过冬。秋、冬季较寒冷,不利于大多数虫卵或幼虫的存活发育,可以减少污染;六是在大规模驱虫前,先进行小群试验,取得经验并肯定药效和确保安全之后,再开展全群驱虫;七是注意观察驱虫效果。给药后,应注意观察猪群反应,若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八是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防止药物残留。一般来说,屠宰前 3 星期不可用药物驱虫。
2.8 粪便无害化处理
大多数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或卵囊随生猪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加强粪便管理、避免病原扩散非常重要。寄生虫病流行区,应将生猪粪便,尤其是驱虫后的猪粪集中起来,根据各地情况和习惯,结合农田积肥进行堆积发酵处理。生物热可使粪温上升到60~70 ℃,经2~3星期就可杀死粪便中的虫卵、幼虫、卵囊。经处理的粪便一般 3 个月后可作农家肥用。
上一篇: 家禽几类常见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