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及其防治措施

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及其防治措施

葛恩军 .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畜牧兽医站 郭兰秀 王兴红 .吉林省柳河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目前,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越来越多,猪病的发生也呈现了新的特点。单一的病症减少,混合感染的病症逐渐增多。其中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是以断奶仔猪体质消瘦,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苍白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原为猪圆环病 2 型(PCV2)。由于该病分布广,危害严重,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了养猪业和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病毒特征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主要致病因子为猪圆环病毒 2 型。猪圆环病毒是 20 面体对称,无囊膜,单股环状 DNA 病毒,直径 14~17 纳米,是目前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PCV)具有 PCV1 和PCV2 2种基因型,其中 PCV1 无致病性,但广泛存在于猪体内及猪源代细胞中;PCV2 具有致病性,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主要致病因子,该病毒对环境抵抗力较强,在 70℃可存活 15 分钟,56℃不能将其灭活。

2 流行病学

    PCV2对猪有较强的易感性,可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阶段的猪。妊娠母猪感染 PCV2 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并诱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该病多发生于 5~12 周龄的断奶猪。

3临床症状

    本病以 5~12 周龄的断奶仔猪较为常见,病猪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出现贫血、黄疸、腹泻;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生长迟缓,渐进性消瘦。该病常与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可达 30%~50%。

4剖检变化

    病猪剖检可发现多器官病理性损伤,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切面为苍白色;肺脏肿大无弹性,坚硬似胶皮样,肺间质肺炎;肝脏发暗、萎缩,肾脏苍白、水肿;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出血,胃无腺区形成溃疡;不同程度的淋巴结细胞减少,淋巴结器官的肉芽肿炎症。

5临床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 (主要感染 5~12 周龄的仔猪,断奶前发育良好。仔猪有呼吸道症状、腹泻症状,发育迟缓,出现皮肤苍白或者黄疸)、剖检变化(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肺脏膨大肺间质变宽,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褐色突变区,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和损伤)等可初步诊断。若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验。

6防治措施

6.1预防接种
    可选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为妊娠母猪注射,20 日龄注射 4 毫升 / 头,以后每过 6 个月注射1次。这样不仅可使母猪免受该病的侵害,而且所产的仔猪获得更强的免疫能力。对假定仔猪群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理想。

6.2 血清疗法
    采用愈后良好的母猪或育肥猪的血,分离出血清,给仔猪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也可作腹腔注射。

6.3严把引种关和隔离关
    引种必须要做好隔离观察,严防带毒种猪进入猪场。在引种前要认真了解和查看供种单位的免疫程序和疫情,并由供种单位的所在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具引种检疫证明等相关的手续。引种后应在场外隔离 2~3 星期,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出现,接种相关疫苗产生免疫后方可入场饲养。

6.4严把消毒关
    在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消毒池内放 3%的氢氧化钠消毒液,消毒液要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场外人员进入猪场要先进入消毒室消毒,车辆要进行喷雾消毒。要定期对猪舍、用具及场地进行消毒,夏季每 3 天 1 次,冬季 5~7天消毒 1 次。对仔猪和育肥猪要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转群和出栏后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清扫和彻底消毒,不留死角。

6.5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粮的配比中要根据猪的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比,保证日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成分,并保持氨基酸的平衡和增强猪体的免疫功能。 

上一篇: 仔猪腹泻的防治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