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陆江宁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 许贵新 黑龙江省嫩江县九三局红五月农场
猪圆环病毒 (PCV) 病是近几年发现的猪传染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PCV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已知 PCV有2 个血清型,即 PCV1 和 PCV2。PCV1 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 为致病性的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研究表明,PCV2 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主要有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细小病毒、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等。随着畜牧业规模化的不断发展,由 PCV2 引起的疾病呈上升趋势,给全世界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自 2000 年报道和明确猪群中存在 PCV2 感染以来,各地区陆续有报道,流行范围已波及全国。目前,该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已不容忽视。
1 危害
可导致母猪返情率增高,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可导致仔猪出生均匀度差、断奶仔猪出现体温升高、皮下水肿,皮肤有紫红色病变斑块,间质性肺炎,生长不良,饲料转化率下降,僵猪比例高,免疫系统缺陷,猪的抵抗力下降,并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反应,对其他病原体易感,造成继发感染;消化和呼吸系统紊乱,并且抗生素使用不敏感等,使各阶段病猪死亡率提高。
该病以猪与猪的直接接触传播为主,一般不感染其他动物。妊娠母猪可传给胎儿,也可导致流产。另外,已有试验证明,公猪可以通过精液把 PCV2 传染给母猪,引起胚胎死亡。
2 防控措施
应该合理选择养猪场的地理位置,选取地势高燥、采光良好的地方。搞好养猪场的规划、布局与设施,注意采光和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谨慎引种,严格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做好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预防该病的发生,应加强检疫、全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引进种猪时,必须确保无疫情才可引进。由于 PCV2 非常稳定,抵抗力强,大多数消毒产品在常规推荐剂量下对其没有杀灭作用,故要有选择的使用消毒产品,定期消毒。建独立的粪尿排放系统,粪尿要发酵处理。野生小鼠可作为圆环病毒宿主或传媒,所以,要加强灭鼠工作。同时,也要注意灭蚊、灭蝇,避免飞鸟及其他动物接近养猪场,养猪场内不得养猫和狗等动物。
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相关疾病,减少猪群应激。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动物福利,保障饲料和饮水质量符合标准。完善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病毒的接触感染机会。某些病原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等能够促进 PCV2 感染并诱导发生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因此,控制相关疾病非常有助于降低发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使用高效、优质疫苗免疫,定期进行抗体监测。疫苗接种的同时,要定期采血进行猪群抗体水平监测。若发现疾病,应立即采取隔离、紧急预防、扑灭疾病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可在早发现、早确诊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使用抗病毒、抗菌药物对症治疗,也可对易感猪采用自家组织灭活苗进行预防。另外,使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配合中草药制剂进行控制,效果较好。
3 讨论
目前,猪圆环病毒病及其相关性的疾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和流行,在我国猪病中的主导地位也越加明显。PCV2 具有免疫抑制特性,从而使感染猪不能对其他疫苗或病原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强,易诱发混合感染,导致症状更为复杂。本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该病能导致患猪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增加,使本病显得尤为重要。抗生素的应用和良好的管理有助于解决并发感染问题。重视养殖环境和动物福利,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减少应激,定期添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清除猪体内的各种毒素,提高猪体自身抵抗力是防止该病及其混合感染发生的根本。
在当今复杂的猪病情况下,猪圆环病毒病对猪群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且因为 PCV2 的持续感染,使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猪场的感染压力和管理手段等,使临床状况有所不同。因此,控制该病要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上一篇: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和预防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