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和预防
谭建忠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动物防疫站
子宫内膜炎即子宫黏膜发生炎症,是繁殖母猪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也是母猪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以不发情、阴道流出多量分泌物为特征。对畜牧养殖户的经济影响极大。
1病因
子宫内膜炎多数为慢性炎症。母猪在配种、人工授精、分娩、助产及流产时,如果不注意卫生或消毒不严,会将细菌带入子宫,造成母猪的生殖感染。其中多数以大肠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导致子宫内膜炎发生。分娩时产道操作不卫生,部分胎衣残留在子宫中,或栏舍地面不卫生,细菌也可经阴门进入子宫引起炎症。
2临床症状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于产后母猪。母猪产后不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卧地。阴道流出呈灰红色或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具有腥臭味,常粘附在尾根及阴门外,病猪常有排尿动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转成慢性。
慢性子宫内膜炎一般由急性转变而来,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临床症状也不明显。有时从子宫内流出透明、混浊或杂有脓絮状渗出物,病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不易受胎等。有的未表现临床症状,其他检查均无变化,仅屡配不孕。发情时从阴道流出多量不透明的粘液,子宫冲洗物静置后有沉淀物。病期更长的病猪,表现弓背,努责,体温微升高,消瘦。
3诊断
根据本病多发于产后母猪,阴道流出多量腥臭的分泌物,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屡配不育等临床症状可做出初诊断。结合阴道检查,分泌物的微生物培养等做出确诊。
4 治疗
关键在于恢复子宫收缩力,增加子宫的血液供应,促进子宫内蓄积渗出液的排出。抑制或消除子宫感染,冲洗子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冲洗时,应先严格消毒,将病猪前高后低仰卧或侧卧保定,以输精管代替导管插入子宫内,用注射器缓慢注入 0.05%“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温溶液进行冲洗。待导出液透明后,向子宫内注入 40 万国际单位青霉素水溶液。2天后,病猪精神、食欲会有所好转,继续冲洗治疗,导出液为淡白色并混有小脓块。5 天后,进行第 3 次冲洗治疗。此时若病猪精神状况较佳,阴户肿胀显著消退,导出液内无可见絮状物悬浮。肌肉注射青霉素钠160 万国际单位,链霉素 200 万国际单位,1~2 次 /天。冲洗治疗前,肌肉注射己烯雌酚 10 毫升,1 小时后,再肌肉注射催产素 2 毫升(5 国际单位),促使腐败组织脓块及冲洗液的排出。采用此法,治愈率可达80%以上。
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一般仅用 0.02%~0.05%的高锰酸钾、0.05%呋喃西林、2%~8%碘溶液及0.01%~0.05%“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冲洗后向子宫内注入青霉素 80~160 万国际单位,链霉素 1 克,或者注入强力霉素 1~2 克,溶于注射用水 30~50 毫升,用授精管导人,1 次 / 天。由于猪的子宫角长而弯曲,冲洗的药物不会全部排出,有些滞留在子宫内,影响炎症的治愈。所以,一般以子宫注入法为主,配合子宫冲洗,再配合子宫收缩药物和全身疗法治疗。即先用催产素 20~40 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促使子宫收缩排出炎性分泌物,然后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或用蜂胶制剂注入子宫,1次 / 天,1星期 1 个疗程,治愈率可达 90%以上。患有全身症状的母猪,可用先锋霉素 4 克,地塞米松 25 毫克,5%葡萄糖生理盐水 500 毫升,静脉注射。严重的化脓性子宫炎,经 2~3 个疗程不见效时应及早淘汰。
5预防措施
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母猪本身及环境的因素,预防应保证母猪在妊娠过程中,特别是妊娠后期避免受过大应激,避免母猪出现脾肾虚弱现象。减少环境中有害细菌的数量,保持产房温暖干燥、清洁卫生。
发生难产后助产时应小心谨慎。取完胎儿及胎衣,应用弱消毒溶液洗涤产道,并注入抗菌药物。对子宫和阴道等各项检查操作要严格遵守消毒规程。
有流产病史或产仔过程中发现有木乃伊胎和死胎的母猪于产后 1~2 小时内及时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预防感染。
子宫内膜炎往往会与无乳综合症合并发生,对此的治疗应强调对症治疗。笔者的方法是给哺乳母猪喂中药,方剂为,当归、王不留行、漏芦、通草各 30克,煎汤分 2 次内服,用于通乳。或当归 30 克,益母草100 克,红糖 250 克,煎汤分 4 次内服。
上一篇: 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