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仔猪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郭子军  黑龙江省抚远县畜牧兽医

    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很高,尤其刚断奶的仔猪,腹泻发生率可高达 30%,死亡率达 10%~15%。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按照仔猪腹泻的病因划分,可分为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饲料因素腹泻、气候突变及其他应激因素引起的腹泻等。腹泻的病因不同,临床症状特点、治疗措施、预防措施也各不相同。现就笔者临床接触的一些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叙述如下,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原因

    仔猪哺乳期发生腹泻,主要有 8 种原因,包括轮状病毒感染、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梭菌感染、低血糖症、缺铁性贫血、缺硒。其他疾病,例如猪瘟、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感染等也会引起哺乳仔猪腹泻,但腹泻只是病猪表现所有症状的一部分,根据其他表现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地面潮湿、寒冷是仔猪腹泻的重要诱发因素,这种因素常被误认为是大肠杆菌感染。

2 临床症状

    病毒引起的腹泻症状较单一,一般具有群发性特点,有时母猪及较大龄的猪也同时发生。临床除腹泻外,还伴有精神沉郁、活动量减少、发热、迅速消瘦,严重厌食、呕吐等症状。粪便颜色为灰色、暗灰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用 pH 试纸检验粪便,一般 pH 值≤6。剖检病死仔猪可发现肠系膜乳糜管空虚、透明。此类腹泻单纯应用杀菌止泻药物无效,或当时症状减轻,很快会再复发。

    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一般传播较为缓慢 (与病毒性腹泻相比),但会发现越来越严重的临床表现,并且发病仔猪一般是窝中较小的仔猪。用 pH 试纸检验病猪粪便,一般 pH 值≥7。此类腹泻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梭菌引起的腹泻只发生在出生后 7 日龄以内,粪便带血是其明显的特征,发生梭菌腹泻的仔猪一般体重较大,甚至是全窝中体格最好的,死亡率也高。应以检查母猪、消毒圈舍为主要防治措施。

    低血糖症主要见于奶水不好母猪所产的仔猪、体弱不能正常哺乳的仔猪以及生后运动不良的仔猪。除腹泻外,仔猪还会表现神经症状。

3预防措施

    针对微生物造成的腹泻应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防疫保健,从而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仔猪定期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

    针对其他因素造成的腹泻,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解决。例如为了防止仔猪缺铁、缺硒的发生,应在保健程序中增加补铁、补硒的项目,对于常发地区应增加补充次数。断奶腹泻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仔猪对饲料不适应造成的,应在提前补料的基础上,采取少给勤添的办法,还可以考虑使用胃蛋白酶等酶制剂进行调整。

4 治疗措施

    在治疗上,必须坚持口服补液为主,腹腔及静脉补液为辅的原则。目前,因为饲养方式集约化程度较高,群养猪发生腹泻时,发病数量也很高。经验证明,及时、合理的口服补液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目前,市售的人工补液盐效果很好,其配方为,每升饮水中加入氯化钠 3.5 克,碳酸氢钠 2.5 克,氯化钾 1.5 克,无水葡萄糖20 克。但是许多养猪户片面认为这种药物添加的浓度越大效果越好,而结果恰恰相反。

    治疗方法和使用药物的种类必须根据诊断来确定。对于病毒性腹泻,应遵循止泻、补液、纠正酸中毒、调节离子平衡的治疗原则,不应过多依赖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对于细菌性腹泻,应遵循缓泻、补液、纠正酸中毒、消除肠道有害菌、培植正常菌群的办法。抗菌素是必不可少的,使用不易吸收的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口服效果较好,一方面可以对肠道黏膜上的细菌起到明显的杀灭作用;另一方面,此类药物不易吸收进入血液,而是以原型的形式从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药物对肝脏、肾脏及其他脏器的损伤和破坏。

    腹腔补液是治疗腹泻仔猪脱水的较好途径,养殖场应加强推广和使用。但应注意,葡萄糖的浓度不能超过 20%,否则会直接造成仔猪腹膜炎。肌肉注射不能解决仔猪脱水和酸中毒问题,必须采取静脉、腹腔或皮下给予大量液体的形式才能解决脱水和酸中毒问题,请广大养猪户注意。

上一篇: 仔猪黄 、白痢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