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仔猪的管理
肖世忠 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畜牧兽医站
春季气温回升,对于大部分
畜牧养殖户来说,这是产子的高峰季节,但是由于受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的成活率降低。春季也是许多病菌(毒)生长繁殖的季节,初生仔猪患病率较高,也会影响其存活率。因此,在春季仔猪的管理上,必须注意做好以下九点。
一、分娩前做好产前准备
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饲料或不喂料,以免母猪吃的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另外,要准备好碘酒,结扎线、剪刀等工具。
二、注意保温、防寒
新生仔猪最适宜温度为:1 ~ 3日 龄 30 ℃ ~ 32 ℃,4 ~ 7 日 龄28℃~30℃,8~14日龄25℃~28℃,15 ~ 30 日龄 22℃~ 25℃,31 日龄至分窝维持在22℃,春季气温不稳定,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母猪产仔前,产仔箱应达到要求温度30℃~32℃,使仔猪有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
三、接好产
母猪产仔时饲养员必须守护在场,仔猪出生后及时用毛巾擦去口、鼻内外粘液,使其能正常呼吸,再擦净全身,然后在距仔猪脐部 3 ~ 4厘米处将脐带剪断,涂抹碘酊,放入保育箱内。对于假死的仔猪,可采取在鼻部涂擦酒精或针刺等刺激动物,还可将仔猪倒立用手按压胸部等方法进行急救。
四、吃足初乳
初乳中含有母源抗体,对仔猪的抗病防病和成活发育非常关键,应让仔猪尽早吃初乳,对于弱小仔猪应给予人工辅助,保证能吃到、吃足初乳,另外,对于弱小仔猪,还需要人工辅助以增加其体力,恢复体温,补充水分等。
五、固定奶头
固定奶头应坚持“自选为主,适当调整,控强扶弱”的原则,方法是:先让仔猪自行选择奶头,再按体重大小,体格强弱进行调整,一般是把弱小仔猪圈定在母猪中前部乳头吃乳,强壮的固定在后面,这样可使同窝仔猪生长整齐良好,不出现僵猪,也可避免仔猪为争夺乳头而咬破乳头。
六、及早补料
在仔猪 7 ~ 10 日龄时,给仔猪料槽内放入少许干净和新鲜的乳猪饲料进行诱食,亦可将仔猪料放在干净的地面上,让仔猪效仿母猪采食,投喂量要由少到多,并保证每天给的仔猪料都是新鲜的。
七、勤观察
仔猪出生后五天内,要有专人轮流看护值班,随时观察仔猪的发育、吃奶、吃料,粪便等情况,若发现仔猪瘦弱,就要适当补充精料,发现仔猪拉稀或不食,要及时诊治,还要勤清点仔猪头数,以免母猪压死仔猪。
八、防好病
首先要防疫,仔猪在处理完脐带,擦干身上的粘液后,感染过猪病的猪场随即肌肉注射猪瘟单联苗,1 头份剂量(150 免疫单位),1 h 后再吃初乳。
二是要防贫血,可用 1 ~ 2 ml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在仔猪 3 日龄内肌肉注射(24 h 内效果更加)。
三要防下痢,首先在母猪产前 15 天注射仔猪黄白痢多价苗,如果大肠杆菌严重的猪场,仔猪吃初乳前每头注射 1 ml 痢菌净 ;其次是保持圈舍清洁卫生,经常消毒,不让仔猪乱饮脏水。
四是防治母猪产后疾病,要及时观察母猪的呼吸,体温,粪便及乳房情况,以防患产后疾病,影响泌乳和仔猪生长发育。
五要勤消毒,每月用百毒杀、abb、消毒灵等消毒药交叉使用消毒猪舍和用具等。如发现有被破伤风病毒感染的仔猪及时用破伤风抗毒素肌注 1 ~ 2 ml进行救治。
九、断好奶
一般在 30 日龄左右即可断奶,最发好采用移母不移仔断奶法,尽量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以防仔猪发生应激反应,也可在一窝仔猪分批断奶,强壮先断奶,体质弱多吃几天奶在断。以后的管理、环境、饲料要逐步改善,使仔猪有一个适应过程。
上一篇: 猪肺疫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