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喘气病的防治

猪喘气病的防治

杨保荣 张尽峰 云南省弥勒县畜牧兽医局畜牧技术推广站 云南省弥勒县畜牧兽医局江边兽医站

  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咳嗽、气喘和肺叶边缘发生肉样变性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对养猪业形成潜在的威胁,猪喘气病具有仔猪发病率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病原分布广,发病面积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与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等特点。

  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免疫规程,根据季节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实施药物预防和治疗,以及应用检疫手段净化猪场,可有效控制本病。由于该病通常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并且由于养殖户的疏忽,给该病的防控和净化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现就长期以来对猪喘气病的观察和防控经验阐述如下,希望能对养猪场控制净化猪喘气病有所帮助。

  1流行特点

  1.1仔猪发病率高

  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本病,育肥猪因其抗病力较强而发病较少;而仔猪发病率较高,特别是仔猪断奶期,由于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自身抗体尚未健全,加上断奶应激,发病率和死亡率远比其他时期要高。由于猪喘气病病原在各猪场广泛分布,成年猪由于感染过(或隐性感染),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大多能抵抗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而不发病。

  1.2病原分布广

  改革开放以来,养猪业生产及其交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猪及其产品的交易量及流通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种猪的流动范围从改革开放前的地方性流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流通,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同时也给畜牧兽医检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引种和育肥猪及其产品交易过程中,很难做到严格按检疫规程操作,购买和检疫仅靠临床诊断的方法,很少进行猪喘气病的实验室检测,很难检出处于隐性感染猪喘气病的猪,使猪肺炎支原体四处扩散,且呈现规模场的发病率高于散养户的现象。通过对屠宰场、就诊病例和猪场病猪的病理解剖发现,许多规模场、散养户中存在猪喘气病,血清学监测也同样证明了本病的存在。

  1.3具有一定季节性

  猪喘气病的流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由于秋天换季气候变化较大,对猪呼吸道刺激较大,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冬季由于气温较低,许多养猪场为了保证猪舍内温度,采取关门、闭窗等措施,从而降低了猪舍的换气量,致使空气质量下降,为猪喘气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因此,秋、冬季节的发病率远比其他季节要高。

  1.4与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规模化养殖场,为提高圈舍的利用率,降低劳动力成本,许多养猪场存在饲养密度大,人员少的情况。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猪的体质消瘦,抗病能力下降,防疫消毒操作规程得不到严格执行,使养殖场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猪喘气病的病原在养殖场内长期存在,当猪的机体抵抗力稍有下降时即发病。通风可降低猪舍内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排出猪代谢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加氧气含量;降低猪舍温度,起到防暑降温作用;有降尘和除湿的作用。

  有些养猪场忽视通风换气的作用,过份强调保温的作用,而导致发病。粉尘中存在许多灰尘微粒,携带许多病原微生物和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作用的物质。还有的养殖场对环境消毒认识不够,存在重药物预防、轻环境消毒的现象,而环境中的病原可以持续感染易感猪群,总有新病例出现,且治疗效果差,定期开展环境消毒则可以清除猪场的病原菌,方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只有把病原从养殖场内清除才能控制疫病的发生。

  1.5 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由于流通环节检疫存在许多问题,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隐性感染猪在该病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养殖场的病原污染严重,多种病原在养殖场内长期存在,猪群处于隐性感染阶段,当相应的疫苗免疫抗体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营养状况不良即可发病,发病的猪对肺炎支原体的抵抗力随之下降,猪喘气病也随之发生。

  2防治

  2.1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的抵抗力,是一切疾病防制的重要措施。猪喘气病也不例外,首先应提供能满足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并供给适当的青绿饲料;其次进行合理的组群和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防止强欺弱而出现弱小个体;第三,加强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避免和杜绝病原微生物污染,确保猪猪群健康;第四,做好平时观察,发现病猪及时诊治;第五,认真做好防暑降温、通风换气和保温工作,确保猪群的健康成长,并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2.2制定合理的免疫规程并严格执行

  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但疫苗使用不当,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制定合理的免疫规程并严格执行对防制猪喘气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存在猪喘气病的养殖场进行免疫,成年种猪,每年用猪喘气病弱毒冻干疫苗接种 1 次,后备种猪于配种前接种 1 次,仔猪于 15 日龄接种 1 次。已感染的种猪,全部淘汰为商品猪并隔离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腹腔注射接种猪喘气病兔化冻干苗,在注射疫苗期间,禁止使用抗生素,确保猪产生坚强的抗体。通过长期免疫,结合药物治疗,严格的引种检疫,使猪喘气病得到净化,消除猪喘气病对养猪业的危害。

  2.3 药物治疗

  猪支原体对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但对壮观霉素、土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对于发病的猪场可按每吨饲料中添加林可霉素 200 克,全群饲喂 21天。出现临床症状的个体用硫酸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用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5天。0.05%的土霉素拌料饲喂 5~7 天,出现临床症状的个体用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 30~40 毫克,用 0.25%普鲁卡因注射液或 4%硼砂溶液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 7 天。泰乐松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 0.4毫升,肌肉注射,每天 2 次。根据猪喘气病在本场的流行特点,在猪喘气病常发季节施以预防性给药。如在换季时节、断奶、转群之前按每吨日粮添加土霉素碱 400~800 克拌料饲喂;对于抗病能力较弱的初生仔猪分别于 2、7、21 日龄时各肌肉注射 0.5 毫升 “得米先”(长效土霉素)注射液。

  2.4建立无喘气病猪场和健康种猪群

  有条件的种猪场可以开展检疫净化工作,建立不携带猪肺炎支原体病原的种猪群。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引种要严格检疫,严格执行各项兽医防疫消毒制度,可以杜绝病原的引入。对有猪喘气病病原感染的猪群可以开展净化工作。目前,猪喘气病的检测方法较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都便于在基层实施。对于检测呈阳性的种猪淘汰为商品猪,隔离治疗和饲养,经多次长期净化除去感染猪,淘汰阳性猪,建立不携带猪肺炎支原体的健康猪群。

上一篇: 牛剖腹产手术关键环节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