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作者:黄孝英,黑龙江省安达市羊草镇农牧中心
近几年,各地肉鸭养殖小区发展迅速,组织形式多样,肉鸭规模养殖比重达92%以上,为更好地指点各地肉鸭养殖小区建设和管理,依据本地肉鸭养殖模式,笔者认为肉鸭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的技巧要点应注意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 场地选择
场地应符合当地发展计划及土地利用计划要求。选择建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排水便捷、合乎防疫要求的地方。周围3 千米内无化工、矿厂等污染源,距其余畜禽饲养场 0.5 千米以上,距干线公路、村镇居民区 0.5 千米以上。尽量避免建在交通要道旁。
2 占地面积
生产建筑面积(即鸭舍面积)及辅助生产建设面积按每批出栏 10 000 只肉鸭所需面积计算,总占地面积为 8 000~10 000 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即鸭舍面积)为 3 000~3 500平方米,辅助生产建筑面积为 350~450 平方米。
3建设布局
小区建筑布局应按生产区、生活区与管理区和从属配套区 3 个功能区安排,周围筑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有绿化带。生产区设有鸭舍、更衣室、消毒室、饲料贮藏加工室、仓库等。从属配套区设有饲料贮藏加工室、仓库和兽医室、病禽隔离舍、病死禽无害化处理间、贮粪场等。严格执行生产区、管理区、从属配套区相隔离的原则。人员、禽和物品运输采取单一流向,避免污染源疫病传播。
4 鸭舍建筑
依据本场的天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就地取材建设肉鸭舍。鸭舍朝向宜采取南北方向位,通常用支架式塑料大棚加草结构,长 80~100 米,宽 10~12 米,顶高 2.0~2.4 米,相邻两鸭舍间距 10 米。鸭舍地面宜为沙土结构,每批肉鸭出栏后改换垫土 1次。
5饲养装备与配套设施
饲养装备包括喂料,育雏器,粪便及污水解决,消毒,通风、给排水等装备。选用与生产相配套的供水设施,生产和生活污水采取暗沟排放,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性感。建设物防火等级按民用建筑防火规范性感设计。
6饲养管理
实行全进全出制,较大的肉鸭饲养场履行分单元全进全出制,肉鸭宜采取旱养,雏鸭饲养方法为地面平养或网上饲养。引进肉鸭时,应从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鸭场引进,且获得检疫合格证实。从外省引进肉鸭,必须经当地动物防疫监视机构许可。引进的肉鸭必须经规定的疫病检疫呈阴性,并隔离饲养察看一段时间,确定为健康者方可进场饲养。
7育雏前的准备
要求鸭舍内场地平整,对鸭舍地面进行全面消毒,舍内铺上1 层干土。干土上再铺上不少于 3 厘米的干燥木屑或稻草、麦秸等。舍内备好取暖用的装备、饮水器、料槽等。育雏前还要对全部鸭舍内外用杀菌剂彻底消毒1 次。入雏前,还要预热,使之达到育雏需要的温度。
8 舍内温度控制
肉鸭在饲养期间内对温度的要求高,特别是刚出壳2 周内的雏鸭对温度的要求更严格。雏鸭保温性能差,消化吸收能力又弱,缺少自身调节能力,既怕冷,又怕热,对温度敏感。育雏室的温度,以雏鸭四处走动,精神活泼,饮食良好,羽毛平整光滑和酣畅的均匀散布为宜。1 周龄雏鸭对温度的要求为32℃,2 周龄为 29℃,3 周龄为 27℃,4 周龄为 25℃。
9对湿度和环境的要求
肉鸭虽属水禽,但极怕潮湿,30 日龄内雏鸭更怕潮湿。舍内湿度的控制是雏鸭是否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10 日龄雏鸭对湿度的要求为 60%~65%,11~30 日龄为 65%~70%。雏鸭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旺盛,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加之粪便中分解出的氨,使舍内空气受到污染,影响鸭的生长发育。降低鸭舍内有害气体的方法为白天有阳光待温度升高时,及时打开排气孔,经常用干土或木屑、麦秸等替换污染的垫料。喷雾过氧乙酸,将 20%过氧乙酸溶液稀释成 0.3%浓度,每立方米空间喷 30 毫升,每星期 2 次。
10 防疫管理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建立卫生防疫和消毒管理制度,并经动物防疫监视机构审核,获得动物防疫合格证。肉鸭养殖小区内不得饲养其余畜禽和犬、猫等动物。外来禽产品不得带入小区内,小区兽医诊疗室不得对外治疗其他动物疾病。
疫苗必须购自于具备《兽药经营许可证》的合法部门,疫苗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温度在冰柜、冰箱内贮存。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并按说明书规定的稀释液和倍数稀释,已打开瓶塞和稀释后的疫苗,必须在 4 小时内用完,如有剩余应弃掉。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履行。
经强制免疫后应填写免疫记录,由动物防疫监视机构发放免疫证实;其余常见疫病的免疫,在动物防疫监视机构的指点下由养殖小区兽医依据当地疫情和肉鸭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判别免疫程序,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兽医人员应按期对肉鸭进行临床观察,做好小区内鸭病检测,并详细记录。养殖小区应接受和配合动物防疫监视机构的监视和疫病监测。肉鸭出栏时,凭疫病监测、免疫证实,按规定时限到当地动物防疫监视机构报检,获得检疫合格证实后方可出售。
上一篇: 雏鸡成活率提高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