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广西隆林猪种质特性探讨

广西隆林猪种质特性探讨

    近年来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逐渐由数量向安全、优质、美味、滋补转变,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各国优质猪肉比例在迅速增加,利用各自的本地地方品种开发特色品牌猪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隆林猪为广西 8 个著名地方品种之一,属华南猪类型,具有抗热、耐粗、护仔性强、抗下痢,板油率、花油率高,肉脂品质好等特点,在高温低营养水平下仍能维持正常繁殖,但与国外瘦肉型猪比较,瘦肉率、生长速度、产仔数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专业化的育种研究与投入,进一步优化杂交组合进行选育提高来使其市场价值发挥到最大,实现品种保存与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

  目前对隆林猪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对广西隆林猪种质特性及保护利用研究进行补充论述。

  隆林猪品种特征与性能特性

  隆林猪头大小适中,耳大下垂,脸微凹,嘴大稍翘,鼻孔大,口裂深,额略如狮头状,额中有鸡蛋大小白色旋毛。体型较大、身长。胸较深而略窄,背腰平直,腹大不及地,母猪乳头多为5 对;臀稍斜,四肢强健有力,后腿轻度卧系。被毛粗硬,毛色有六白、全黑、花肚和棕色 4 种。

  200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局调查统计表明六白占 52%,花肚占 42.7%,棕色占 0.13%。2006 年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局调查 164 头 10 月龄以上母猪和 14 头 6 月龄以上公猪共 178 头猪的毛色分布为:六白占88.2% ,花肚占 11.23%,全黑占 0.57%,棕色 0.0%。尾根低,尾长过飞节,乳头数 8~14 个,平均(11.4±0.10)个(n=159)。

  2009 年广西扬翔地方猪创新研究院对 132 头成年隆林猪的进行了统计显示,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是华南地方猪中体型较大的品种。与已有较大体型的大花白猪的研究资料相比,二者乳头数相当,在体高、体长、胸围等方面均有优势。与 20 个世纪 80 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隆林猪体尺体重增大比较明显,这与引种时注意对体型的选择,以及现在农村饲养隆林猪的营养水平提高有很大关系。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农村条件下,公猪用于配种的月龄(5~6 月龄)偏小且饲养的营养水平较低。隆林公猪生长到 20 日龄即有爬跨行为。农村饲养条件下,一般4~6 月龄,体重达到 19 ~28 kg 时,即用于配种。当母猪 4~6 月龄、体重达到 37 ~42 kg时,产区群众即安排配种。发情周期 20 ~22 d,持续期 3~4 d,妊娠期 l13~115 d,头胎产仔数为 6~7 头。2009年广西扬翔地方猪创新研究院分析 118窝隆林猪的产仔记录,总产仔数达 9.11 头,比 2003 年隆林县畜牧局的调查的 20 窝隆林母猪窝产仔 8.97 头高 0.14 头,比 20 世纪 80 年代调查的8.16头高出近 1 头;同时初生重增加了 80 g;另外,产仔数、产活仔数与初生重均优于陆川母猪,说明提纯复壮初见成效,也显示出体型高大的优势。

  20世纪 80 年代的一项研究表明,18 头断奶隆林猪通过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初重 10.35 kg,末重85.81 kg,平均日增重 628.8 g,每千克增重消耗3.03 kg混合料,1.19 kg 青饲料,折合消化能 42.2 MJ和粗蛋白 401.68 g。2006年 4 月隆林县畜牧局对 20 头约 180~240日龄肥育猪进行屠宰测定,宰前平均活重为(63.16±3.99)kg,平均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分别为(43.56 ±3.12 )kg、(66.04 ±0.81)% 、(45.31 ±1.32)% 。与1984 年调查结果相比屠宰率相近,瘦肉率略有增加,可能是屠宰体重较小所致

  分子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距离分析

  2003 年张桂香等用27 个微卫星标记对 58 个本地、外来猪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广西陆川猪、东兰猪与海南省五指山猪、海南猪各聚为一类,再与广东省的蓝塘猪、大花白猪相聚,再依次与广西的隆林猪、东山猪、云南滇南小耳猪和贵州香猪聚为一类;王志刚等2006年用微卫星和血清蛋白多态性标记对 58 个猪种遗传多样聚类结果与此相近。2011年华南地区地方猪分子基因库的建立,将可以提供更多的分子生物学信息。

  品种资源评价根据欧江涛等对畜禽遗传资源的评价的方法,结合本研究特点,从以下 3 个方面进评价。

  1.形态学评价隆林猪与1984 年相比其体型有变大的趋势,苏家联发现隆林猪体型大小是公畜下降母畜上升,但是毛色和外形几乎没有变化。

  2 .分子生物学评价综合国内相关研究报道与品种特征、性能特性的调查分析表明,隆林猪与华南、西南地方品种有较为相似地遗传组成,同时本品种具有一定遗传独特性,可以作为一个品种加以保存。

  3.受威胁程度评价据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局统计,2002 年底隆林猪母猪存栏数 1025 头,公猪存栏 15 头;2003年底隆林猪母猪存栏数417头,公猪存栏数 40 头。2004年底隆林猪母猪存栏数931 头,公猪存栏数 15 头;2005年上半年隆林猪母猪存栏数 750 头,公猪存栏数15 头;2006 年苏家联等调查发现隆林猪成年母猪数量3 100 头。

  根据调查的材料(公猪 15 头,母猪 750 头),通过群体有效含量的计算公式:Ne=4NmNf/(Nm+Nf)其中,Ne 表示群体有效含量;Nm表示公畜数量;Nf表示母畜数量。计算得到 Ne=14.706,表明隆林猪处于严重威胁阶段,比 2001 年马月辉等评定的潜在威胁等级有所变化,这与后者利用的信息仍是 80 年代所收集的有关。考虑到杂交比例高,可以说隆林猪已经成为濒危品种,其没有保种场,也没有稳定保种计划,保种工作非常严峻。需要以多种形式,加大力度进行品种保护。

上一篇: 看美国畜产品期货交易发展 读中国畜产品经营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