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在畜禽的饲养中,由于使用抗生素具有严重副作用,影响食品安全,因此,研究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畜禽营养研究的一大热点。根据动物肠道微生态理论研制的微生态制剂,以天然、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药残、安全可靠及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
在我国生态养殖的普及和发展中,微生态制剂受到畜禽养殖业主的青睐,并给养殖业主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 生 态 制 剂 又 称 益 生 素( Probi-otics), 由双歧杆菌、乳酸菌、芽胞杆菌、 酵母菌、 光合细菌等微生物经加工发酵而成,富含乳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成分。 它能调整畜禽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 提高饲料转化率, 具有抗病,促进畜禽生长等多种功能。 使用该产品投入小, 收益大,不产生抗药性 ,对畜禽无毒副作用, 无残留污染,实属于绿色产品。
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畜禽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 防治疾病。 李焕友等(2001) 给30 日龄的断奶仔猪饲喂微生态制剂 ,试验表明微生态制剂可以替代断奶仔猪饲粮中的抗生素类、 抗菌药物类添加剂, 并证实断奶仔猪日粮中微生态制剂适宜添加水平为600mg/kg。在 断 奶 仔 猪 饲 料 中 添 加0.1% 益 生 素,结 果 使 其 日 增 重 提 高15.7%, 饲料利用率提高 14.5%。 崔立等用生态宝饲喂30 日龄断奶仔猪的试验表明, 添加生态宝可明显提高试验猪的日增重, 可有效控制断奶仔猪腹泻。 金岭梅等(1999) 给初生仔猪哺乳前1~2d 灌服微生态制剂 (0.2g/头 ),连服3d, 以后每隔 7d 灌服 1 次, 直至断奶 (35d), 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不仅对仔猪的黄白痢有抑制作用, 而且在同一饲养条件下, 可有效提高仔猪的育成率和生长速度。
微生态制剂可防治畜禽疫病。何明清等(1980) 报道了从某猪场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SY-30, 通过多项试验证明是安全的,不产肠毒素,但产生大肠菌素的有益微生物。用该菌制成活菌制剂,口服于495 头未吃初乳的仔猪,观察2 周,发病 97 头 ,发病率为19.6%, 同窝及邻窝对照 310头,发病252 头,发病率 81%,表明该制剂在无抗生素参与情况下, 防治仔猪黄痢有明显效果。
微生态制剂具有特异性疫苗免疫效应。李国平(1999)研究报道,给出生后次日的仔猪服用复合菌剂, 14日龄以前每日灌服1次,每次250mg,14日龄以后每日灌服 350mg, 21 日龄时肌肉注射猪瘟疫苗,至30 日龄时 ,分离、检查、分析,结果说明,口服复合菌剂与猪瘟病毒菌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Lessand (1983) 试 验 证 明 ,哺乳仔猪饲喂乳酸杆菌制剂与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疫苗有很好的联合效应,可增加血清中抗体的生成, 降低仔猪腹泻率。
微生态制剂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态制剂不用添加营养 物质、药物和激素之类, 而能够达到类似的功效, 使畜禽在高速生长的过程充分利用制剂分泌大量的胞外酶, 参与饲料的降解、 消化, 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并能够产生数量巨大的 B 族维生素和C 族维生素,这样状况下生长的畜禽会更健康, 并由于抗病力增加而用药减少, 其体内残留的不良物质会更少, 肉质也会更好, 人食用此类肉品相比用其它添加物生产出来的肉品会更健康。 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达和进步, 人们将会越来越来青睐这类健康肉品, 反过来自然会促进应用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的普及。
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且潜力很大。它不仅具有保健作用,而且避免了抗菌药物等兽药在动物体内的残留,也是一类绿色环保产品。因此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微生态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对微生态制剂的研制起步较晚,在使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 微生态制剂在运输、使用和保存过程中易失活,从而降低其生物活性作用;(2)有些菌株进入消化道后,不能有效抵抗盐酸、胆汁酸等的作用,从而无法长时间定植肠道发挥功能;(3)微生态制剂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 但作用慢, 需长时间连续使用,费用相应增加;(4)目前确认适宜做微生态制剂的菌种还少,仅有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链球菌及酵母菌等少数菌种, 且生产工艺多数还不完全成熟。 以上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应用。
上一篇: 加大科技投入 强化弥渡县奶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