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加大科技投入 强化弥渡县奶牛业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 强化弥渡县奶牛业发展

    奶牛业上联种植业, 下联加工业,关联带动能力强, 市场容量大, 是弥渡县农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目前,自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乳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来,弥渡县奶牛业发展已取得相当规模,但要进一步发展,上一个全新台阶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规模性突破。

  据悉,2010 年,全县奶牛存栏1.37 头, 能繁母牛数为8097 头,能繁奶牛占存栏总数的59.1%, 牛奶产量达 3.26 万吨,并被列为全州优质奶源基地, 现已有五家企业在县定点收购鲜奶,日收购量为95 吨。 5 年来, 鲜奶产量由 1.4 万吨增加到3.3 万吨, 畜牧业产值由 2.3 亿元增加到6.1 亿元。

  弥渡县是一个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县。 县委、 政府高度重视,将乳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工作日程,制定实施了 《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等政策。 用抓工业的理念和机制发展乳业产业, 推动传统乳业向现代乳业转变, 提高乳业产业的规模化、规化和现代化程度,实施产业化运作,加快了优质乳源基地建设步伐。

  科技兴业, 提高养殖效益

  奶业发展要依托科技进步、 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针对成本上升, 尚无更好的总体性解决办法, 比较可行的对策是提高单产, 实现群体高产, 以对冲成本压力。一是加大科技投入, 并与提高单产水平目标直接挂钩。 在投入既定的前提下, 提高单产直接增加效益。 应充分重视科技进步作用, 政府投入课题经费或开展课题招标, 广泛调动智力资源开展提高产奶量的课题研究,总结和推广单产高产奶牛的饲养方式、管理经验、饲料配比等先进经验,积极探索低成本扩大产奶量的养殖模式比较研究。二是在奶农中全面推广“五改、两推、一建立、一强化”的高产奶牛配套技术措施,即:改乱交乱配为有计划的高产冻精改良配种,并实行配种档案管理, 避免近亲繁殖; 改单一饲料 (季节性) 为喂混合料, 长年实行青、粗、精饲料合理搭配饲喂;改厩内积肥为厩外生物发酵积肥(即改老式厩为新式厩), 改善奶牛饲养环境;改人工挤奶为机械挤奶,提高奶源质量;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推广良田种草和青贮饲料利用技术;建立奶牛生产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解除饲养户的后顾之忧; 强化奶牛疫病防治和驱虫,从而提高奶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弥渡县合理布局并建立牛冻改点25 个, 奶牛 区 良 种 改 良 覆 盖 率 达100% 。 县 、乡、 村三级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强化服务, 加大奶牛重大动物疫病免疫, 实现免疫率达100%。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培训。加强对养殖场(户 ) 的技术培训, 推广新技术, 搞好对养殖场 ( 户 ) 的饲养管理、 繁育改良 、 防疫灭病 、 饲草饲料等综合性技术服务。 通过讲座和下乡办班、 咨询等多种培训形式, 力争尽快做到 “每个养殖户都有一个明白人”, 加强实用技术推广普及, 提高乳业生产质量效益。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规模发展实现战略性突破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加速乳产业优化升级。 弥渡县以乳产业快速发展为龙头, 促进了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 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源泉。全县以大理欧亚乳业公司、大理来思尔乳业公司、新希望蝶泉乳业公司、 大理绿鲜源乳业公司、 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为主要奶源基地,以金润良种奶牛场和红岩神野奶牛养殖场两家规模养殖为带头,共设立89 个鲜奶收购站点, 实行优质优价、 订单收购, 日收购鲜奶总量近50 吨, 庞大的需求刺激了供给, 为奶牛养殖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较大地刺激了养牛户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 农户养奶牛致富的热情得到激发。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乳业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乳产业步入“公司+基地+农户”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县金润良种奶牛场奶牛存栏285 头, 其中泌乳牛 163 头, 引入的澳洲荷斯坦母牛大多处于4~5 胎,新建配有自由卧栏的散栏式泌乳牛舍一栋, 可饲养奶牛 200 头。 该牛场增加了粪污运输道路, 实现净污分离,改进了污水和干粪处理方式, 对牛场内道路实行了硬化, 环境进行了绿化,在奶牛生产区增加了卫生消毒设施,配备了80 多亩优质饲草基地, 连续两
年对所有奶牛进行了“两病”检测和净化; 红岩神野奶牛养殖场现存栏 400多头, 种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 200 多亩, 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因势利导, 组织红岩辖区内的奶牛养殖户,成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 寄养奶牛 120多头,让红岩镇奶牛养殖户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实现了统一销售鲜奶, 统一防疫, 极大地带动散养户牵牛出村进场, 进而推进全县集约化养殖规模。 截止 2010 年底, 全县奶牛存栏数和产奶量已居大理州第3 位, 奶牛存栏居全省第 6 位,产奶总量居全省第7 位 。 全县畜牧业实现总产值6.08 亿元, 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比重达36.3%, 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超过三成, 畜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突出导向, 强化政策扶持

  弥渡县县委、 政府把奶牛业作为优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来加以培植, 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 等政策, 在 2010 年农 林牧渔的财政投入中, 畜牧业占 36.3%。一是加大资金、 项目整合和扶持力度。 在重大项目的安排和资金投向上向奶牛养殖倾斜。 发改、 财政、 农牧、 扶贫、 农业开发等部门从项目安排、资金投放、技术支撑等方面,依据奶牛产业发展规划和主管部门做好衔接, 采取 “拼盘”、 “捆绑” 方式集中投向奶牛产业基地建设。二是认真落实省州对奶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提高奶牛单产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奶农经济收入。落实奶牛高产冻精改良和奶牛良种补贴扶持政策,全面推广高产奶牛冻精,对应用高产冻精改良的农户,每头能繁母牛补助两支价值30 元的高产冻精,使用高产冻精改良后所产的犊牛母牛一次性补助500 元 ; 引导奶牛养殖户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立项扶持。三是加大贷款扶持和创新力度。实施小额信用贷款扶持、奶牛死亡保险、 种植牧草补助、 扩大奶牛良种补贴范围, 实施后备母牛补贴制度, 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 高产奶牛示范小区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 提高了群众养殖奶牛的积极性,扩大了养殖规模。

 

上一篇: 巴东县畜禽养殖新气象

下一篇: "乾元浩杯"兽药竞赛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