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 最活跃的要素 。 本文就如何提高岷县畜牧人员的科技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 学科技, 用科技,推广普及科技,把科技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提高畜牧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乡镇畜牧兽医站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畜牧科技推广普及要通过乡站的人员去落实。乡站人员的科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推广的成效。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等原因,乡站人员都包村驻队搞乡镇政府的行政工作,绝大部分人脱离本行,专业成了“副业”。近几年畜牧局垂直管理后,绝大部分人员都回到本职岗位。通过个人努力,低学历非相关专业的同志绝大数都拿到了本专业的中专以上的学历。
各乡站也分来了不少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生。但是,新旧人员共同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畜牧兽医尤其是兽医技术真正过硬的人不多。
随着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退休,技术上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不少人处于高学历 、 低技能 , 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 遇上许多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往往是力不从心 ,想提高又缺乏传帮带的人。 而以往的技术培训, 不管是对乡站人员还是对群众, 绝大部分都是发放资料或集中人员讲一讲, 实际操作的很少, 空口说教效果并不好。 打铁先得自身硬,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操作培训, 就是提高其科技素质的关键措施。 只有能熟练操作, 才能为科技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科技素质,如何提高呢?
成立专家小组
由畜牧局选拔实践经验丰富, 技术过硬的人组成专家小组, 负责技能操作,培训和巡回指导。
转变学习方式
一是专家组传帮带。专家组按计划对人员进行培训,实地实物亲自演示,再让学员操作并交流感受,学教互动;对专家组也不熟悉的实用新技术,也可请省市专家来培训。二是出去实践。根据不同需求畜牧局分批派乡站人员到相关学院、科研单位、或其他县市先进畜牧局系统去实践学习。鼓励到技术新、管理先进、效益好的养殖场、饲料厂、畜产品加工厂等企业有针对性地去打工。通过较长时间的亲身实践,学习掌握相关的技术,管理和理念。
设立班组, 分开档次
全县可设技能初级班,中 级班,高级班三个档次(根据不同难度的培训科目),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报。另设特长班、兴趣小组、攻关小组。通过个人申报和测试,把有特长的个人集中为一组, 作为今后的技术培训的后备人才。 每个人都必须自报或选择至少一个兴趣项目。 通过不断地交流合作深入研究, 较快地成为某个方面的偏方型小专家; 攻关小组对实际中的技术难点、 焦点, 集中优势人员进行联合攻关, 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经常举办技术擂台赛, 大比武等竞赛活动, 以活跃学习气氛;组织人员到先进的地方观摩, 以开阔视野吸取长处; 每个站根据自身实力和实际需要自选一项小课题深入研究,促进站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举办内部交流刊物, 交流经验 , 掌握政策 , 了解发展动态, 提高每个人的论文写作能力。 总之, 通过各种措施激励每个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全县形成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人人有长处, 个个有担子,在一两年内大幅度提高乡站人员的科技素质,个个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家,为科技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奖励政策
全局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技术培训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去抓落实。首先成立技术领导小组,制定科学的计划,创新激励机制和奖罚制度,考核制度等,把科技培训同继续教育等联系起来;对发表论文的,报销一半以上的发表费;对有技术创新申请专利的,报销全部申报费用;科研获奖项目奖金归个人;对提出好建议、好方法的予以表彰;对打工式学习者按出差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和报销车票等。其次是要狠抓落实。要对每项措施一抓到底,确保培训一项,成功一项、 巩固一项 、 推广一项 , 普及一项。 其三是要划出专项资金, 确保培训正常运转, 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办好。刘素民 梁新忠(甘肃岷县寺沟乡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