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谈起丽江,大家都会用美,用多元化,用旅游城市来描述。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地形地貌复杂、 山川壮丽, 民族众多、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届政府也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丽江游客的不断增多,食品安全已成为政府各部门和来丽江的游客重点关注对象。只有加强肉食品市场的安全监管,才能确保一方的平安,同时为促进一方经济的较快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丽江市肉食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自2004 年 3 月区县分设以来,古城区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生猪定点屠宰点有5 个,由于都是家庭方式作坊 ,加之都仅限于生猪屠宰, 从环保、 安全卫生监督等方面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于 2007 年由私人出资新建了一个集猪、牛、屠宰贮藏、运输为一体的丽江良华牲畜屠宰有限公司, 屠宰能力猪在千头以上,牛、羊为200头只。公司整个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规划设计操作,污水处理环保设施达到牲畜屠宰加工类的一级达标排放标准,是本市目前功能设施最齐全、环保设施最完备、机械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牲畜屠宰公司,为我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放心食品工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屠宰公司运营两年多来,共屠宰猪37 万 头 , 牛 7.3 万 次 , 检 疫 率 为100%, 无害化处理 178 头 , 无一例病害肉流入市场, 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的肉食品加工安全事故, 有力推进我区牲畜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和肉食品安全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肉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区的肉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离 “建设放心食品工程” 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和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1 肉类食品质量标准偏低 , 检疫检验方法陈旧
现行肉品检疫方面的标准仍只是在上世纪50 年代的基础上的小修小补, 检疫检验方法和设备大都还停留在“眼观辩病害 ” 和 “一把刀 、 一个钩、 一台显微镜” 的原始水平上。 肉品品质检验的规定也过于笼统, 对日益严重的有害物质及残留(如汞、 铅 、砷) 缺乏强制性、 权威性检测规定标准, 也缺少相关部门对肉品品质的经常性检测和信息的发布, 导致消费者缺乏一定的肉食品安全知识,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纵容私屠滥宰的非法经营者, 使消费者处于被动、 盲目消费的局面。
2 工作责任不明确 , 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
由于监管乏力,相关市场管理部门的市场管理责任缺失,把关不严,一些肉品准入制及质量管理形同虚设,难以实施,导致城区牲畜私屠滥宰现象时有发生,客观上为非定点屠宰肉品和劣质肉品上市交易敞开了通道,极大挫伤了守法经营者的信心,损害社会公平与公众利益。
3 流通方式落后 , 存在不安全隐患
家禽、 生猪、 活牛等的运载工具、运输方式不符合规定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多为农用车辆暴露运输,缺乏规范的运输卫生管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存在一定的疫情传播隐患。肉食品市场销售也缺乏必要的冷藏、保鲜和防尘、防蝇等卫生设施,大多为敞开式销售,所以,在肉品运输、销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仍旧突出。
4 部分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信用缺失,集体用肉游离于监管之外受利益驱动,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等过程中违规操作,违法经营,不讲信用,不守规则甚至恶意欺诈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肉食品加工企业包括商店、学校、单位食堂等贪图便宜,从周边乡(镇)或外县购进生肉或未经检疫检验的私宰肉,有关部门在应对这一问题上存在监管漏洞。
5 动物防疫检疫队伍知识老化 ,知识更新难
由于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 现在从事业务的技术人员大多数是上世纪70~80 年代的大中专毕业生, 由于人员紧张, 工作性质特殊 ( 既无双休日 、更无节假日, 节假日的业务工作量更多), 没有时间进修和对外的业务交流, 更没有机会去高等院校进行理论知识的更新, 大多数人员的上岗仅靠老同志的经验授课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操作, 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动物检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6牲畜定点屠宰仅仅停留在猪和牛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良华牲畜屠宰有限公司的屠宰仅仅停留在猪和牛,而羊、 犬和家禽的屠宰由各个域区的农贸市场经营者自行屠宰销售, 缺乏必要的检疫和检测及隔离管理, 这无疑给一些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提供了一片滋养的“沃土”。
保障肉食品安全 促进丽江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据悉,至 2010 年低, 丽江市有星级酒店193 家 , 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已达10 万人以上 。 2010 年 1 月至 6 月 ,全市共接待内外游客394.85 万人次 ,同比增长14.5%, 旅游业总收入 45.23亿元,同比增长14.35%。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义不容缓。针对上述存在的情况,我们应该明确指导思想 , 落实工作责任, 形成联合执法的合力。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是保持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责任的落实是做好肉品品质监管工作的关键。在现行肉业食品相关法规框架下,急需改变“政出多门”、互不对接的现状, 制订出一套对畜禽屠宰、加工、运输和肉食品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的完整、权威的标准法规体系。同时,为避免相互推诿扯皮和部门执法效率不高, 工作中不负责,行政不作为和违法行政等问题,开展联合执法,从而弥补监管人员和力量的不足,形成“110”式的联运机制。确保节约监管成本,加大打击执法力度,提高执法监管效果。
加强畜产品流通环节的管理 ,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经营单位和个人可办理 “放心肉”信誉牌,挂牌经营。经营者必须取得动检、 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颁发的相关执照;经营的畜产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场屠 宰 加 工、 经 检 疫 部 门 合 格 , 持 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 加盖检疫合格印章的; 取得《无害产品认证书》 的应通过加强流通环节管理 ,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逃避检疫的行为,防止病害肉、 注水肉以及中毒死亡或其他污染肉品流入市场, 有效控制动物产品因流通环节中受污染而导致疫病的传播蔓延。
加强对集体用肉单位的监管规范餐饮、 集体食堂肉品采购和使用行为, 督促肉制品加工企业 、 宾馆、 学校、 食堂、 饭店、 建筑工地食堂、 大单位食堂等集体用肉单位, 必须采购定点屠宰检疫合格、 准许出场上市的肉品。 同时建立和完善肉品采购、 贮藏登记管理制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 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针对我区在肉类食品加工、 流通等方面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可利用开通政务办公系统和政府公共网的有利条件, 积极调动联合执法的优势,以生产(饲养) ———加工(屠宰) ———流通(销售) ———消费(餐桌)的全程监控,将各种监测、监控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公之于众,在群众的监督之下, 使饲养 (养殖小区、 企业)、经营户、消费者都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监管队伍成为各生产环节过程中的保驾护航者。
加快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动物标识、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步伐,
确保本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能够顺利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加强定点屠宰管理和扶持力度。加大畜禽定点屠宰公司的扶持力度,逐步实现羊、犬、家禽的定点屠宰和检疫的规范化管理,全面确保畜产品的安全。
增强执法与检测的软硬件建设,加强执法队伍的培训工作, 从而适应现代畜牧检测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大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 使检测手段更加科学和全面,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上一篇: 韩国养猪业口蹄疫损失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