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从“品牌猪”到“品牌肉” 温氏集团的路还很长

从“品牌猪”到“品牌肉” 温氏集团的路还很长

    “品牌猪”和“品牌肉”文字接近,涵义却不尽相同;“养猪”和“卖猪”,一项做得好而另一项未必同样出色。“温氏集团的养猪产业在行业内很出名,可我们的猪在消费市场并不知名。”7月4日,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温氏集团经营部总经理陈志强如是直言。

  其实,从养猪延伸到卖猪,温氏集团还是有很多优势的。首先就是猪源稳定产品可靠。

  品牌肉的第一要素是安全。双汇瘦肉精事件给人们提了一个醒,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猪肉品牌再响,也可能因为猪源的问题爆发危机。危机就是商机,作为“品牌猪”的温氏早就瞄准终端市场。

  温氏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养殖企业,2010年出栏生猪超过500万头,家禽上市超7亿羽。温氏集团经营部总经理陈志强表示,温氏集团的产品事实上覆盖率很广,目前,广州市场上40%以上的猪都来自该集团。他认为,品牌肉的第一要求是保证安全,温氏集团的生猪具备打造品牌肉的基本条件。不过,由于温氏集团属于生产型企业,并未在品牌肉打造方面投入太多人力物力,故这方面还处于谨慎摸索阶段。他透露,该集团在珠三角已经有900个特许经营档口。

  其实不只是温氏集团一家看中了终端市场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养殖企业都早已意识到这一商机。  

  东进农牧是其中之一。目前,在广州的许多超市,都能看到东进农牧公司的猪肉档口。据东进农牧品牌肉项目经理晏泽斌介绍,东进农牧目前主要针对的是供港冰鲜肉市场,公司每天销量可达800头生猪,其中约500头都是由东进农牧自身的屠宰厂加工成冰鲜肉供港。另外的300头则分别依托深圳、广州、东莞的超市渠道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销售,同时在惠州本地有自建的20多个“菜篮子连锁便利店”。

  广东华红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国培也认为,养殖企业机会多多。据介绍,该公司把目光聚焦于肇庆地区,自2010年初开始,在肇庆用承包的方式开了12家“喜乐乐”专卖店,猪肉全部来自华红经营的猪场。

  但猪肉很特殊,品牌是把双刃剑,养殖企业介入,必须小心翼翼,否则得不偿失,双汇等大型屠宰企业的遭遇也给业界提了个醒。

  陈志强认为,虽然在生产环节温氏集团知名度很高,但绝大多数猪肉消费者对其还是陌生。温氏集团之所以迟迟没有大规模投入销售环节,关键是还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模式,既能保证利润,也能保证品牌可持续发展。

  陈志强认为,养殖公司能够控制生产环节,但流通环节和最终消费环节的监管难度太大。“按照目前的猪肉流通模式,很难保证这两个环节不出问题。虽然温氏的生猪在猪中和批发商那里很受欢迎,但这些中间商并非只从温氏买肉,在利益的驱使下,其他来源的猪就比较复杂,他们甚至可能挂着温氏的名义销售,而品牌风险却由温氏来承担,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在消费环节,虽然温氏的肉都是经过正规屠宰场屠杀再分配到各大档口,但不能避免有一些追求利润的档口老板用其他肉来冒充温氏的肉来卖,更为担心的是,一些私宰的猪可能有违禁添加剂甚至是病猪、死猪,这些监管漏洞都可能给温氏终端品牌带来潜在的伤害。

 

 

 

 

上一篇: 东方海洋变废为宝产值数千万

下一篇: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现身合川考察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