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中粮集团锻造“全产业链”食品安全路径

中粮集团锻造“全产业链”食品安全路径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引发全民关注,甚至成为企业生死大考。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中粮找到的安全路径就是“全产业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三鹿一夜之间从奶业的龙头走向破产,是给企业的一个深刻教训。

  于旭波透露,为了打造“全产业链”,在未来的五年中粮集团会投300亿以上在粮油产品产业中。

  主业仍是粮油食品,70%以上资源将配备

  米、面、油、糖、肉、蛋、奶,这是中粮集团的战略主业。对于粮油食品企业来讲,产业链的两大重头就是上游的种植(养殖)与下游的营销。据悉,在中粮的“十二五”战略中,中粮自己种植(养殖)将约占1/3比例,希望通过企业自身示范,为上游的种植(养殖)环节确立原料标准。营销环节,将通过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等品牌产品带动,将中粮庞大的产品结构中30%的产品发展成为品牌消费。其中,粮油销售要实现一倍以上的大幅增长。

  “中粮集团的资源配置是,70%以上的资源分配到核心主业粮油食品,而粮油食品里面又要有相当一部分是品牌消费品。”于旭波表示,做品牌食品生产企业,会把食品安全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中粮集团过去都是做贸易加工,把农产品变成原料,而现在是要变成消费品,这就需要对各种辅料、原料严格管理,包括包装材料、仓储等服务提供商也要经过系统的筛选。

  近年来,中粮通过投资并购等多种方式推进旗下产业的全产业链建设。

  不过于旭波表示,全产业链还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在众多环节中,包括添加剂在内的辅料管理是当前中粮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降低标准,以次充好,失掉的将是消费者的信任。因此,中粮集团已经专门成立质量与安全部,产业链中每一种新使用的添加剂都要经过这个部门的许可。

  于旭波表示,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业和食品链条不完整、不稳定以及上下游企业间缺乏协同等食品产业链断裂问题。中粮集团则在努力将食品生产的上下游环节有机协同起来,真正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不过,全产业链涵盖了种植与采购、食品加工、分销/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等多个环节。“全产业链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第一阶段如果说系统基本到位,可能也需要三五年的时间,要真正完善运转起来,还要一个不断持续、完善的过程。”

  就近期的全产业链目标,于旭波透露,从战略上讲,中粮集团在“十二五”的整个经营规模目标是从今天的1300多亿发展至超过3000亿。

  严守添加剂审核制度

  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原因多为食品添加,于旭波坦承,“最容易的是生产环节的管理,其次就是原料环节的管理,挑战比较大的则是辅料的管理。”据其介绍,一方面辅料用量不大,另一方面,辅料供应商非常多,成规模的供应商却不多。此外,辅料种类功能多,有的国家检验还没有跟上。“塑化剂已给出非常重要的提示。辅料是我们下一步在全产业链建设过程当中,难度比较大的事情。”

  于旭波表示,产业链中每一种新使用的添加剂、原料都要先到新成立的质量与安全部“报到”,这个部门会把新辅料交由国家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中粮的供货系统。

  据悉,中粮集团目前选择从基础开始做起,先把所有的辅料清单全部列出来,所有的辅料都纳入国家检验机构的检测。检测不通过的全部筛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供应商的生产环境、生产资质等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当下,中粮正在建设一个涵盖所有供应商的信息系统,现有的辅料检测完毕之后,任何一种新的辅料想要进入到中粮的供货系统,就必须纳入到中粮集团的审核流程当中。


 

上一篇: 伊利以关键竞争力为厚度 以责任铸就品牌

下一篇: 通威斥资8亿建新总部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