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制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畜牧养殖业也进入了快速规模化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畜禽产品的种类更加的丰富,但天然绿色食品似乎成为了奢侈品,肉食品更是如此。如今,人类不仅受到了动物源性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的威胁,也深受违规添加非饲料添加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危害。于是,人们提高了对肉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因此,对畜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畜牧养殖业创新生产方式,着眼生态养殖,科学发展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推广生态养殖 关爱人类健康
发展生态养殖,保障畜产品安全,是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与常规畜牧业技术不同,又与传统畜牧业技术有区别,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理论指导而形成的较新技术。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资源的再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因发展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打破国际市场的各种贸易壁垒,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畜牧业 推广生态养殖对策措施
1、观念上的更新,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坚持“以人为本”,远离经济利益的驱使,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要注重生产与环保并重,不能先建后腾,重演先污染后治理的沉重教训。要量体裁衣,注重发展与资金、技能和环保相匹配,因地制宜,不要一味的追大求洋。要把绿色能源、循环经济作为全新理念运用到畜牧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实行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2、强化投入品监管。要建立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加大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监管,规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等进销台帐管理;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立备案制度,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科学合理用药,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和违规添加非饲料添加剂;在出售前,严格执行畜禽的休药期;推进产地检疫,严格屠宰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畜禽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明确“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3、合理使用和配制饲料。根据不同品种畜禽的营养需要量,参照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准确配制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畜禽饲料,使用环保型饲料,适时投喂,不仅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营养成分的过分供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大大降低畜禽的排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品质。
4、科学处置畜禽排泄物。在养殖过程中,以保护环境、提高效益、调优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按照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畜禽的排泄物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断探索生态养殖的新途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饲养方式,从源头上减轻和消除污染。同时,进一步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的认证工作。
5、建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坚持发展与安全两手抓,不断净化改善畜禽养殖环境,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养殖成本、风险。不断改造养殖设施、改善养殖流程,提倡发酵床、猪-沼-渔(林、果、菜)等生态循环养殖,把标准化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一种模式来全面推广。提高动物福利,为动物提供安全、舒适、洁净的生长环境。这样人与动物、动物与环境才能和谐相处,才能打造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才能保持畜牧业持续、健康、良性循环发展。
6、加强养殖环境的监测。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畜禽养殖环境的污染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同环保等部门的协作,对畜牧业污染进行监测,准确掌握畜牧业环境污染状况,为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上一篇: 兽药企业发展阶段性促销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