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沿河自治县是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县,也是贵州白山羊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境内牧业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发展肉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巨大。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把开发利用贵州白山羊,发展优质肉羊生产作为促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和着力点来抓,通过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规模养羊尤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有力地促进了肉羊生产的发展。
据调查,到2010年全县有规模养羊户1 936户,年末存栏山羊11.49万只,占全县年末存栏总数的37.3%,户均存栏山羊达59.3只,规模养羊已在肉羊生产中彰显活力,逐渐成为山区肉羊生产发展中的擎天柱。然而,规模养羊在山区肉羊生产中尚属新生产物,大部分都是新建发展起来的,虽然具有一定养殖规
模,但无论在技术、资金、饲养环境、饲草饲料贮备等方面都还不符合现代肉羊生产发展的需求,真正高产高效的规模养羊户却为数不多,肉羊生产整体效益还较差。
2010年9~12月,笔者通过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部分乡镇中的53户规模养羊户肉羊生产进行了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繁育技术手段落后,羊群发展速度缓慢
种羊群体质量较差,繁殖能力不强,且配种方式传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多数规模养羊户不重视种羊的选种育种,用于配种繁殖的种羊几乎都来于羊群自繁自留,没有经过严格的选育,个体普
遍偏小,体质瘦弱,老龄化严重,繁殖性能低下。公母羊配种主要是在同群放牧条件下进行自由交配,羊群近交、乱配和未成年公母羊早配现象严重,导致品种退化,生产性能降低,种羊利用年限缩短,羊群品质差,生长速度缓慢。同时还因同群放放,公羊骚扰造成怀孕母羊流产和预产期不明产羔护理不及时羔羊死亡多的现象,其死亡数占羔羊断奶前死亡总数的15.3%以上。
二、饲养管理粗放,羊舍建设简陋,饲养环境恶劣
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目前,大部分规模养羊户养羊仍然是高度依赖于放牧,靠自然资源获得收入,放牧后很少对羊群补饲精料,结果导致羊群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且羊舍设计不规范,建造也很简陋,多数羊场(舍)没有围墙、运动场、消毒池和粪便污物处理设施,处于人畜串流或混居的环境状态中,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三、经营方式传统,防疫意识淡薄,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大部分养羊大户还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在肉羊生产经营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出栏”现象十分严重,且因为防疫意识淡薄,造成羊群发病死亡率高,影响经济收益。总的来说,出栏羊饲养周期长,成本高,个体生产能力低,胴体品质差,产品档次品位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差。(陈小玲 杨 蛟 谯玉红 杨 光 熊健伟)
上一篇: 严格杜绝水产品甲醛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