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三聚氰胺,这么多生疏的名词一遍遍在侵蚀老百姓的心灵。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家大计,必须得以保障。那么在水产品中,甲醛的情况有是如何呢?
不法商贩们在极难保鲜的水产品或水发食品中添加甲醛已成潜规则,由于甲醛毒性强,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大,我国早已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其它行业使用都规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水产品质检管理部门为杜绝加甲醛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加大了监督检验力度,但水产品用甲醛浸泡事件的仍不断发生。
上海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曾对上海15 家水发产品加工单位、78家经营单位做过调查抽样,并专门出具了一份《上海市水发产品安全营养评估报告》。调查发现,212件水发产品样品中,甲醛平均含量为23.5mg/kg,最高含量为 1200mg/kg,不合格率为 9%。2009 年 7 月 21 日,陕西省户县渔政监督管理站组织渔政人员对县城区内水产品销售市场及超市进行检查、抽检。在对某超市财富店检查时,工作人员对超市销售的水发鱿鱼现场取样, 并用食品甲醛速测盒进行测试,色卡结果显示为 50mg/kg。 一般甲醛含量超过0.5mg/kg 就算超标, 而这家超市出售的水发鱿鱼甲醛含量超出了100 倍, 属严重超标。
工作人员当即对柜台所剩的1㎏鱿鱼进行封存暂扣,并责令停止销售,进行整改。2009 年 7 月 , 陕西省渔业管理局对西安 、宝鸡、咸阳、渭南共 10 个主要水产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水产品进行了抽检,其中水发鱿鱼和海参样品中的ph 值和甲醛含量超标,29 个样品中, 这两个参数的合格率仅为16.7%和 33.3%。 脱水包装的鱿鱼、海参,在食用前使用清水浸泡可变软变嫩,而一些商贩为了让它们显得更加肥美,则采用工业烧碱“膨发”。而经过强腐蚀性烧碱“膨发”的鱿鱼,体积、重量虽然增加,但内部组织也被破坏,放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质,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商贩们就用甲醛来保鲜防腐。
2009 年 6 月, 广东中山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谨防“水产干货”中添加甲醛。 中山市消委会委托有关权威检测部门对市流通领域3 个超市、8 个海味店(商店)的水产干货商品进行了比较试验,共检测水产干货商品50 批次, 结果发现干贝抽检合格率为100%,而 61.54%的鱼干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甲醛,吃了不仅视力减退,还会损肾伤肝。检测部门共抽查鱼干13 批次,其中合格 5 批次,抽样合格率为38.46%。 不合格原因均为甲醛含量超标。 同时检测部门还抽查鱿鱼干13 批次,其中合格 10 批次,抽样合格率 76.92%。
因此,为严格杜绝水产品甲醛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水产品卫生监测工作 ,建立健全污染物监测网,实行政府牵头解密制,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监测结果,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与监督作用,增强监测工作的主动性,加大监测的覆盖面和监测力度。
(2)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全程监管,配合有关卫生、工商、环保、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事件的处罚力度,采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的措施。
(3)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官方兽医制度 ,实施垂直管理,避免地方保护、多头 分管、执法不严现象。
(4)建立健全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 ,加强全方位、多层次监测检疫工作,对合格的产品发放合格证,不合格的产品就地没收或销毁。
(5)作好宣传,让消费者提高对水产品的鉴别力和警觉性,构筑水产品安全消费防线,有效遏制不合格产品上市流通。
(6)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检疫员的业务素质,加大政府投入,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7)开通举报电话,加强对投诉案件的受理,强化应急反应制度和提高投诉案件快速处理能力,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空间。
上一篇: 畜牧业健康发展 必须解决环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