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技术共享 | EMBREX®安博士蛋内接种技术(一)

技术共享 | EMBREX®安博士蛋内接种技术(一)

    大事记:

    1911年Rous和Murphy首先应用鸡胚培养研究肉瘤病毒(Rous肉瘤)的繁殖,开启了对鸡胚的研究;

    1938年Goodpasture和Burnet等应用鸡胚繁殖病毒、Cox应用卵黄囊培养立克次氏体;

    1985年EMBREX公司正式在美国北卡州德罕市成立;

    1992年开始商业应用,免疫MD;

    1999年第一台蛋内接种机器进入中国,开启中国蛋内接种的新征程;

    截至2007年,约90%的美国肉鸡企业和35%的全球肉鸡企业使用蛋内接种技术;

    时至今日,国内领先的大部分祖代孵化场已使用硕腾EMBREX®安博士蛋内接种设备。

    理论基础:

    最初,蛋内接种技术的商业应用只局限于不经弱化处理就很安全的疫苗:马立克疫苗,良性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后来,抗原-抗体合成技术的应用使IBD强毒也能通过蛋内注射来进行接种。Avakian等(1999)证明安全有效的鸡胚组织培养归功于禽痘(FP)疫苗的使用。从1998年开始,FP疫苗成为拉丁美洲的常规疫苗。最近,欧洲开始将修饰性禽肺病毒活疫苗用于商品化蛋内接种。2006年一种用于蛋内接种的球虫病活疫苗进行了注册,目前美国已经开始使用这种疫苗。实际上,蛋内接种不仅仅是对一个鸡蛋进行疫苗注射。Wakenell等(2002)的研究表明MD疫苗进入羊水或胚胎能诱导产生极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而进入气室膜或尿膜囊则无效。MD疫苗的免疫效果表明掌握蛋内接种途径很重要。(摘自:蛋内接种疫苗的应用及发展:-Alan P.Avakian 2007)


    另外,孵化18天的鸡胚和刚孵化出的雏鸡都没有完全成熟的免疫系统。但是,蛋内注射修饰性活疫苗(MLV)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事实上,与出雏后的接种预防相比,蛋内接种预防MD,鸟类间质肺病毒感染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MLV能更早产生免疫力或是能起到更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疫苗在鸡胚中传递的同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在预防ND和IB时,蛋内接种与普通使用的出雏后接种效果相同。

    在胚胎发育的第18天,蛋内注射系统将疫苗注射到羊水中。在出雏前,发育中的胚胎从羊水中吸取营养。在上下呼吸道,包括副支气管和肺的深处都发现了通过羊水途径进入胚胎的惰性粒子和病毒。这一发现意义重大,Jeurissen等(1989)指出具有功能性的鸡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淋巴样器官。通过羊水传输途径,粒子定位的另一个主要部位是肠道,肠道是一个主要的免疫器官。因此,疫苗可通过羊水途径被传输到呼吸系统和肠道系统的淋巴组织粘膜以及肠道一级淋巴器官。

上一篇: 超详细!一文读懂河蟹1-6月高效养殖管理要点(1)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