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一文读懂河蟹1-6月高效养殖管理要点(1)
1月:解毒换水降药残
经过一年的养殖,清塘使用、残留的药物等积聚在池底泥土中,破坏土壤的活性,有些除藻剂、控草剂的过量使用严重控制水草的生长,特别是菊酯类药物,残留时间更长,对蟹的生长脱壳造成严重影响,重者死亡率较高,成活率极低。
一.水体中有药残时河蟹的症状:
(1)放苗1~3天后有上岸、打洞现象;
(2)放苗3~7天后白天有上草、撑爪掉爪现象;
(3)蟹苗活力低下,摄食量少或不吃食;
(4)水体清瘦,水草生长缓慢。
二.常见药残种类及处理方法
1.清塘剂:菊酯类、生石灰、氯制剂(漂白粉)、茶籽饼等
处理:(1)菊酯类残留时间40天以上,使用生石灰(50斤左右/亩),之后干撒黑臭净(2亩/包),严重时使用1亩,连用2次;(2)生石灰、茶籽饼、漂白粉残留时间7天左右,使用解毒超爽处理即可。
2.杀虫剂:敌百虫、硫酸铜、硫酸锌、阿维菌素等
处理:敌百虫、硫酸铜毒性极大,残留时间10天,使用解毒超爽(3亩/瓶)化水泼撒,再用黑臭净(2亩/包)全塘干撒。
3.杀菌剂:氯制剂(强氯精)、溴制剂、醛制剂等
处理:强氯精是有机氯,在水体代谢缓慢,残留时间10天以上,可用解毒超爽(3亩/瓶)化水泼洒。
☞卓越提醒:放苗前池塘必须进行解毒,使用菊酯类的塘口必须进行彻底的换水,防止药残对蟹苗造成不良影响。
2月:放苗泡苗强体质
(一) 放苗前管理要点
1.降解残毒(详见“一月 解毒降药残”)
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茶饼后,再用解毒超爽消除水体里有毒物质。
2.选草健草
(1) 栽培水草的意义
俗话说“要想蟹养好,必先种好草”;“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病蟹少,看水草”。
由此可见,水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螃蟹的健康、规格和产量。这是因为水草不仅是螃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螃蟹的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良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水草在调节养殖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和消除塘底亚硝酸盐、氨氮、重金属、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作用重大。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由于水草栽种品种不合理,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有很好地利用水草的优势,反而因为水草存塘量过少、水草腐烂等使得池塘底质、水质恶化、螃蟹出现缺氧、应激、中毒、上草、上网、上岸甚至死亡。
(2)水草的主要作用:
① 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
② 净化水质和改善底质;
③ 增加溶氧;
④ 调节水温;
⑤ 隐蔽作用;
⑥ 提高河蟹品质。
(3)“水草”的生物特性与栽培管理:
蟹塘水草一般选择耐低温的伊乐藻和耐高温的苦草以及轮叶黑藻。
◇ 伊乐藻:俗称“吃不败”
特点:①低温草、不赖高温;②适应性强、产量高;③高温易腐烂坏水;④冬天不腐烂 ,生命力强;⑤脱氮脱磷作用强,水质净化效果好;⑥怕浑水;⑦栽培以茎栽插法。
在清塘后放苗前,即12月至翌年2月底进行栽培。主要选择在蟹塘环沟的内外斜坡上交错移栽。移栽方法可采取茎秆插栽或堆草土压法。茎秆插栽是将数量为10~15株一束的伊乐藻切成15~20公分长,插入土壤中3~5公分。堆草土压法是将一把伊乐藻放于栽草部位用泥土压于其上,切记泥土不宜过多且力度不宜过大。主要选择在蟹塘环沟的内外斜坡上交错移栽(间距2米),待水中伊乐藻成活后再逐渐加水,以水浸没草的顶端10公分即可。同时在种草区干撒根草壮,全池泼洒健草养螺宝促进水草的生根发芽。

伊乐藻与水温的关系:
5℃以上即可萌发;
10℃即开始生长;
18~22℃生长最旺盛;
30℃以上时,生长明显减弱,草叶发黄部分;
植株顶端会发生枯萎,草根发黄发黑。
◇ 苦草:又称水韭菜、扁担草
特点:①虾喜食、耐高温、不臭水;②苦草一般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种植;③播种草籽种植(清明前后)。
栽培可在3~4月份进行,将上年收集的苦草果实进行选择栽种。如果用纯种子,就提早在翻耕松土后的坂田和青埂上播撒;如果是果实,就先暴晒1~2天,然后浸泡搓揉出种子再拌细土抛撒于青埂和坂田上。如长期无雨干燥,必须加水浸湿。
◇ 轮叶黑藻:又称灯笼泡、节节草
特点:①耐高温;②芽孢种植(1~2月)或茎秆插栽(4~5月);③死亡时不坏水;④蟹喜食。
可在1~2月份种芽苞或谷雨前后种草苗。选择芽苞栽培时,先将种草区翻耕松土后加水5~10公分,然后用颗粒饱满的芽苞与半潮湿的细土混拌撒播;选择草苗栽培时,可用长至10~15公分的轮叶黑藻像插秧一样在种草区插栽,或者将轮叶黑藻切成5公分左右的节段抛撒于坂田上,之后慢慢加水,使节段浸入泥土后再提高水位至15公分。种草后使用根草壮和健草养螺宝促进水草的生根发芽,还必须在种草区围网以防水草在生长期被河蟹破坏。
小知识:伊乐藻与轮叶黑藻的鉴别:
伊乐藻叶3片;轮叶黑藻4~6片;
伊乐藻叶片没有锯齿,轮叶黑藻有。
以上水草在进入生长旺季时,应密切关注其生长情况,长势不好时及时施肥,出芽率不高或稀少时应补栽。确保在高温季节池塘各类水草的覆盖率不低于70%,如水草生长过密时应及时清除留空,保证水体流动畅通无阻。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必须保持池塘水质“肥、活、嫩、爽” (水草基肥选用酵素钙肥+根草壮,1+1混合均匀撒6亩),严防虫害和霉菌影响水草发芽。
3.选苗放苗 放苗前5天使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快速培养优质的天然饵料, 肥水为蟹苗提供天然饵料和隐蔽场所,提供舒适环境,减少蟹苗上岸及因天气突变给蟹苗带来的应激死亡。
(1)选择优质蟹苗(同上“选购优质蟹苗”),尽量一次性投放。
(2)注意防抗应激:为了预防蟹苗入池后引起应激死亡或成活率低,须提前做好防抗应激工作。
①水质检测:放苗入池前,检测放养池的水质条件(水温≥10℃、pH值在7.5~8.5之间、溶氧≥4mg/L、亚硝酸盐≤0.05mg/L、氨氮≤0.3mg/L、余氯≤0.01mg/L))及饵料生物的数量。尽可能使放养池与育苗池的水质条件保持一致(pH值差不超过0.3,温差不超过3℃)。
②生物解毒:由于水源受到的污染愈加严重,放苗前解毒至关重,在放苗前1天全池泼洒解毒超爽(1瓶5亩),放苗前5小时按4~5亩全池泼洒肝乐、护苗露、新噬菌皇各1瓶,能有效提高蟹苗的成活率,减少发病机率。
③放苗时间:宜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尽可能避开暴风雨天气。如果放苗后5天内有暴风雨,应按3~4亩用降解灵、应激宁各1包泼洒。
④放苗泡苗的方法(坚持“三步”走):
第一步:苗袋放入池水浸泡5~10秒提出水面静置3~5秒,如此重复2~3次;
第二步:待蟹苗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体后,再将苗袋放在船里装有护苗露+新噬菌皇或金多维+肝乐(1~2万只/组)的水体里浸泡5~10分钟;
第三步:将蟹苗网袋均匀放在蟹池四周池边上,让其慢慢爬入水中,切勿直接成堆倒入池中。
防控“懒蟹” 蟹苗放养前期,由于池塘环境、水温和水质发生变化,河蟹会栖居洞穴或水草丛中,不肯出来活动和觅食,其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逐渐就成了“懒蟹”。
形成“懒蟹”的主要原因:
(1)水草过多或过少
蟹池缺乏水草,河蟹就缺少隐蔽场所,极易出现打洞形成“懒蟹”;年前种植的水草或上年留下的伊乐藻春季出现“疯长”现象,占据了河蟹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得河蟹觅食活动减少,“懒蟹”较多。
对策:水草量要适中,保持水草间有空隙,蟹池水草分布呈“井”字型。
(2)溶氧低
前期水温偏低,水体清瘦,藻类缺乏,蟹池溶氧低于觅食活动水平(4mg/L),影响河蟹正常觅食,渐而出现“懒蟹”。
对策:用耐低温的肥水组合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施基肥,并定期少量多次地追肥。
(3)pH值高
水体碱度偏高,pH值达9.0以上,影响河蟹呼吸及摄食活动,从而出现“懒蟹”。
对策:按3亩用净水王1瓶+降解灵1包泼洒,第二天按5亩用发酵好的乳酸宝泼洒,可降低pH值,促进河蟹摄食活动。
(4)水位变动大
若水位忽高忽低,河蟹容易在“潮间带”挖洞穴居,懒于出来活动,形成“懒蟹”。
对策:前期不宜频繁换水,保持水位稳定,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逐步地提高水位。
(5)密度大且投饵不均匀
这会导致部分河蟹吃料不足,只能摄食洞穴附近泥土中的腐殖质维持生命,生长缓慢,出现“懒蟹”。
对策:早期河蟹摄食量小,活动范围小,可沿浅水区均匀稀撒,可搭配小鱼投喂,不宜定点投喂,同时用活性蒜宝和酶解多糖拌料,加强诱食,有助消化吸收,促进河蟹生长。
(6)水体透明度高
水体清瘦,光照强加上前期水草生长缓慢,蟹苗无处隐藏而形成“懒蟹”。
对策:使用抗低温组合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做基肥,并少量多次追肥,保持水透明度30公分左右。
(7)水体中亚盐高
使用肥料不当导致亚硝酸盐偏高,蟹苗较敏感,易打洞。
对策:晴天先使用净水王,再使用六抗培藻膏+黑金神,傍晚使用黑臭净干撒即可。
☞卓越提醒:放苗前必须肥好水、种好草,泡苗金多维+肝乐或护苗露+新噬菌皇不可少,保持水体稳定。
3月:肥水·壮苗·控青苔 前期水肥好、草种好,藻相就好,青苔也少,对保苗和顺利蜕壳极为重要。因此做好肥水至关重要!
一.肥水培藻的重要性: (1)良好的藻相能解毒、净水、稳水,减少河蟹应激反应;
(2)产大量的溶氧(水体中70%左右的氧是藻类产生的);
(3)为蟹苗提供喜食的天然优质饵料;
(4)通过生物竞争可有效控制青苔和蓝藻的生长;
(5)提供水草各种营养物质,促进水草健康快速生长;
(6)河蟹脱壳整齐,成活率高。
2.肥水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前 期:春季水温低光照弱、药残、亚硝酸盐过高、有机质含量低、氮/磷比例失调;
中后期:化学消毒药、杀虫药频繁使用、泥浊白浊水体、青苔泥皮水体、水体浮游动物及螺蛳投放过多、水草密度过大、生长旺盛。
处理对策:(1)前期选择抗低温、抗阴雨的肥水黄金搭档——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进行肥水;如有药残,建议肥水前先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解毒;(2)泥浊、白浊水体,或青苔、泥皮水体,建议先用黑金神或黑靓,再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3)使用灯光诱捕过多的虫子(注意:如果使用药物杀除时一定要使用净水王解除药物毒素),清除过多水草,之后进5公分新鲜水,再用六抗培藻膏+黑金神。
3.青苔的科学防控
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产养殖池塘中丝状藻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青苔多在水温5度时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浅绿逐渐变为深绿。若天气晴好,光照强,水温适宜10~15度时,青苔就会大量繁殖。青苔衰老或死亡时呈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手感滑腻,不易捞除,极易败坏水质,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对青苔有全面而又彻底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和防控青苔。
下接:超详细!一文读懂河蟹1-6月高效养殖管理要点(2)
上一篇: 超详细!一文读懂河蟹1-6月高效养殖管理要点(2)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