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困顿、挣扎、回暖、复苏之后,始于2010年末的一场“整改大考”让这个行业再度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去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要求在今年3月31日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即业内通称的“准生证”。
今年4月2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截止3月31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
虽然优胜劣汰是注定的结局,但逾4成的企业出局,淘汰率如此之高远超业界预期。
小企业是离场还是转型?
500家小企业,如果没有合适的买家,又不希望坐以待毙,那么只能积极谋求转型。
但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生产婴幼儿奶粉,就得购置五六百万元的检测设备,而一般的成人奶粉,也至少得花100多万元。因为设备成本太贵,有些小企业直接放弃。
新设备成本成小企业之痛
太行乳业公司就是在这一边缘线挣扎的典型。太行乳业原是三鹿集团旗下的联营公司之一。三鹿集团以品牌入股34%,另两家民营企业各占33%股份。自2007年3月投产起,公司主要生产三鹿牌的奶粉。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两家小股东以309万元的价格回购了三鹿集团所持股份。在此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工厂一直停产。
员工们很快就被放了无薪长假。公司原本有160多名员工,生计无着后,一些人只好到石家庄甚至是北京去打工,更多的人只好闲在家里。
几位股东也几乎被拖入了血本无归的窘迫境地。张国平粗算了一下,股东前前后后加起来总共投入了2000多万元,只在2007年分配过300多万元利润,这笔钱后来又用在了回购三鹿集团股份上。
“如今谁也不愿意再砸钱了。”他说,就拿这次乳业整顿而言,如果将相应的检测设备配齐,大约需要再投入500多万元。当他把预算报告提交上去之后,几位股东都望而却步,纷纷表示不再追加投资了。最终,太行乳业成了这次“整改大考”的落榜生。
被迫离场的远不止太行乳业一家。事实上,与太行乳业一墙之隔的阿牛乳业、六路通乳业也都没拿到新的“准生证”。
如今,这些小企业寄托在某家大企业能看到小企业的这些长处而出手收购。如果没有合适的买家,又不希望坐以待毙,那么只能积极谋求转型。此前生产液态奶的青岛天惠乳业就表示,计划转向乳饮料生产。根据政策,乳饮料产品不在此次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之列。
上一篇: 益生素对畜禽养殖业的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