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预防新城疫最好选用流行毒株疫苗

预防新城疫最好选用流行毒株疫苗

    新城疫该怎么防?A-Ⅶ株如何使用最有效果?北京时间6月23日,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农高科)在开往韩国的邮轮上举行“新城疫基因七型上市一周年分享会”,业内近千人参加。据悉,该产品是由扬州大学刘秀梵院士牵头研发,并于2014年11月取得农业部颁发的一类新兽药证书,2015年,南农高科首家上市该产品。


   “该疫苗不但可以用于鸡,而且被明确为国内第一个可用于鹅的新城疫疫苗,它也是国内首个将减少排毒作为效检质量标准的新城疫疫苗。”扬州大学教授胡顺林介绍,2014 年11月,由扬州大学牵头研发的新城疫病毒(A-Ⅶ株)灭活苗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据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基因Ⅶ型的鸡新城疫病毒,然而目前主要采用新城疫Ⅳ系苗进行免疫,但也有观点表示现有疫苗对Ⅶ型毒株仍有较高的交叉保护。

    据胡顺林介绍,历史上新城疫有四次大流行,第一次是在1920年至1960年前,主要流行毒株是基因II、III、IV型,第二次是1960年-1970年代初,主要是基因V和VI型,第三次是在198年代,主要流行基因VIb亚型,第四次是从1980年代后期至今,主要流行基因VII型。

    尽管近年来鸡新城疫在全国流行呈下降趋势,但地方性散发流行仍时有发生。“根据我们的监测,有70%左右的新城疫发病鸡场都是由基因Ⅶ型的病毒引起。”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白朝勇表示,近年来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基因Ⅶ型的鸡新城疫病毒,然而目前国内对鸡新城疫的防控主要采用新城疫Ⅳ系苗进行免疫,基因Ⅶ型疫苗的面市肯定会对现有疫苗产生一定的冲击。

    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任涛介绍,新城疫的防控一定要用弱毒苗和灭活苗合并使用。Ⅶ型疫苗与目前的流行株是最接近的,如果弱毒疫苗出来之后,联合灭活苗一起使用理论上是可以取代现有的Ⅳ系疫苗进行全面保护的。届时养殖户可能需要根据各种疫苗的价格差异,以及其它类型疫苗对新城疫的防控能力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评判。

    而对疫苗的使用,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兽医师刘长清认为,目前防控新城疫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优质的疫苗,优化免疫程序。“以新城疫免疫程序优化为依托,启动科学减负的研究。”据刘长清介绍,家禽最大的福利就是不免疫疫苗。北京峪口禽业通过一年时间也成功探索了新城疫防控的优化免疫程序:产前免疫2次活疫苗,2次灭活疫苗。在21 天前不免疫,21-产前减免疫,产蛋期不免疫的方式。

   “鸡最大的福利就是不免疫疫苗。”据刘长清介绍,有个客户新城疫+H9免疫10次,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鸡的应激特别大。

   “北京峪口禽业全面使用南农高科新城疫基因7型疫苗,成本降低5000万。”据刘长清介绍,目前公司存栏300万羽,利用南农高科疫苗采用我们优化的免疫程序,可降低防疫成本是300万*3.18元/只=1143万;提高了生产指标:通过减少应激,鸡群生产性能提高,可提高10枚合格蛋,每一枚种蛋按照1元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是300万*10枚*1元=3000万元;降低人工成本:按照免疫人员月平均工资4000元计算,平均每天注射免疫1500只,滴鼻点眼免疫3000只计算,免疫一次灭活苗人工成本为4000元/24天/1500只=0.11元/次,免疫活苗人工成本4000元/24天/3000只=0.056元/只,减少灭活疫苗免疫18次,活苗免疫11次,按照300万存量计算,可节约人工成本:300万*18次*0.11元/次+300万*11次*0.056元=778.8万元。以上各项合计4921.8万。

    据农业部公告显示,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Ⅶ株)一类新兽药证书由扬州大学联合八家企业共同完成。包括中崇信诺生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扬州优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了首批技术转让。

    根据农业部第1899号公告规定,自新兽药批准生产之日起计算,5年监测期内的新兽药只能由新兽药注册企业生产,但最多不超过3家。据南农高科总经理张弦介绍,第一批进行生产的3个厂家为南农高科、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扬州优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南农高科的“新倍清”于去年首家上市。

    据南农高科禽苗营销总监吕营介绍,公司家禽疫苗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加60%。“虽然家禽疫苗市场竞争激烈,但我们相信通过专业的服务、精准的定位,南农高科可以在家禽板块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上一篇: 梁周:行业应破旧立欣Less is More 在低迷行情下节本增效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