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奶牛真胃变位的检查

奶牛真胃变位的检查

    当我还是一名在读的动物医学专业的青年学生时,没有什么事能比得上当时学习“真胃变位”的生物学理论更让我兴奋。此后尽管我参加工作30余载,在牛场遇到的病例无数,我仍感觉诊断和治疗奶牛“真胃变位”颇具挑战。

    虽然很多“真胃变位”的病例只要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就能够药到病除,但仍有一些病例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的。而剖析奶牛第四胃的病情,这件事本身就很引人入胜!

    “真胃变位”的常见症状——左侧变位

    “左侧真胃变位”是一种常见的奶牛 “真胃变位”疾病之一。奶牛的“左侧真胃变位”被认为是经常发生在新产奶牛身上的典型疾病,在其泌乳期的任何阶段都有发生,甚至在非泌乳牛和小母牛牛群中也时有发生。事实上,早在25年前,我就曾给一头名为“Fast future”的公牛进行过“真胃变位”矫正治疗,这一时间远早于“Fast future”获得优良遗传性状认证的时间。

    大多数“真胃变位”的病例确实是发生在新产奶牛的早期。Gary Oetzel(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动物医学院兽医学博士)曾经这样评价道:“新产奶牛在泌乳期第8~12天时最容易发生真胃变位症状”。

    当我还在兽医学院上学时,我们认为这种疾病主要还是发生在经产母牛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在新产母牛上的发病率正持续增加。

    当奶牛患有一些常见的代谢类疾病时(如产乳热、子宫炎、酮病和脂肪肝),会进一步增加奶牛“左侧真胃变位”发生的风险。有些时候“真胃变位”症状也见于非新产母牛。这可能是由于牛场日粮配方的调整,饲料的质量问题,或者转群,发情行为的改变而引起的。

    在美国的中东部上游的一些地区,我们发现冬春交际是发生“真胃变位”的高发季节,这可能是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的,或者是因为储存饲料中含有较多的发酵物质,抑或是牛群缺乏运动所引起的。

    对干奶牛和新产牛加强饲养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在良好的管制体系下,牛群中“左侧真胃变位”的发病率远低于1%。奶牛养殖业作为全美的一项重要产业,在过去的数年间,我们的生产者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奶牛过渡期的饲养管理、日粮营养调控和圈舍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牛群中,一些出现“真胃变位”症状的奶牛是能够被及时发现的,但在有些牛身上确实很难及时观察到。患有“左侧真胃变位”的奶牛,常在其泌乳早期出现乳晕颜色暗淡,而瘤胃的位置本应该是处在靠近左侧腰窝,恰好在倒数第一根肋骨后面的位置。但从患病奶牛后面远远的看去,会发现真胃凸起的形态。一般情况下,这时候瘤胃和倒数第一根肋骨之间的深度相较于正常奶牛而言会变得更深。患病奶牛停止咀嚼食物,或者只是略微地舔一舔食物,而表现不出一丁点儿采食兴趣。粪便则呈现出松散的块状结构。饲养人员一旦发现奶牛出现上述症状,就需要近距离观察奶牛的状况了。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对我而言,无论什么时候我只要操起听诊器,牛场里周遭的一切嘈杂声在那一刻都化成了真空,不再入耳。但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需要在新产牛的圈舍里另辟一处安静的地方,然后用听诊器好好地检查。而进行听诊确实也有利于在早期尽快的及时发现患病奶牛的病情。

    检查时要用听诊器听奶牛的整个左侧躯体,而不仅仅是放在瘤胃上(左侧腰窝的位置),而且还要听肋骨下方宽阔的腹腔。与此同时,用一根或几根手指在上面弹上几下(震动),另一边则用耳朵听听诊器传来的声音。一般来讲,典型的“左侧真胃变位”症状会发出 “呯”的响声,而充满气体的瘤胃则会传出相对低沉的“嗙”的响声。

    这项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直接指导我们制定治疗方案。另外,将拳头攥紧,敲打牛身,会传来“哗”、“哗”的溅水声,这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甄别“真胃变位”症状的概率,随后和其他兽医人员一道,制定出对奶牛的真胃进行全面的检查方案。

    “真胃右侧变位”

    奶牛的真胃出现右侧变位的情况相对复杂。与左侧变位相似,右侧发生变位的真胃里充斥着气体。位于腹部右侧下方的真胃以逆时针的方向(从奶牛的后部观察)转到了腹部右侧上方的位置,并处在最后的几根肋骨和腰窝的下面。

    奶牛“真胃右侧变位”的表现和此前谈到的“真胃左侧变位”是非常相似的。而这两种“真胃变位”疾病的发病可能会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发病时,奶牛似乎能坚持一段时间。一般都不表现出明显的绞痛的迹象,这不像其它物种在发病早期就表现出明显的腹部疼痛感。

    有时,右侧真胃偏移的位置是正常偏移的两倍,并转向其它方向。我们将这种真胃变位称为“真胃右侧扭转”或 “真胃右侧旋转”,这就意味着真胃出现了进一步的扭曲。此时,奶牛会迅速地表现出严重的精神消沉和疼痛感。此外,我们还发现,“真胃右侧扭转”症状的出现会影响整个泌乳期奶牛的状态,这种负面效应可能进一步被带到干奶期。

    而发病的动物身体会迅速变差,主要表现为脱水,电解质和酸碱稳态平衡被打破。在这些病例中,偶尔也会看到瓣胃出现缠绕或变位的情况。相对而言,我们人类难道不该庆幸吗?因为人类只需要管好一个胃就足够了,而不像反刍动物一样需要关心好几个胃的健康。

    在实际生产中,奶牛患“真胃变位”的病例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但只要结合历史病例,临床表征,以及通过全面体检,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做出临床诊断,并给出确切的治疗方案。此外,在生产管理上我们需要在牧场中寻找一名尽职的看护人员,一个伟大的养牛人。他们能安静地走在牛场的圈舍里,寻找那些身体感觉不舒服的奶牛。这些人通常可以快速的找出患病牛,帮助兽医做出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处理。

上一篇: 提高仔猪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的一个有效方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