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全国近500名代表抵沪 聚焦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

全国近500名代表抵沪 聚焦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污染是长期困扰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每年产生38亿吨畜禽粪便和污水,综合利用不足60%。其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分别占比农业排污的95%和76%。对这个问题,中央一系列文件都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要求。国家把畜禽养殖污染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范畴,并将规模化养殖场(小区)作为减排重点;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纳入“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框架体系,全面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工作。近年来,全国畜牧总站针对全国目前散养比例高(60%)、技术模式缺乏的现状,做出如下工作:一是组织有关专家设计研发了“粪污处理”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二是通过调研,总结出“种养结合、清洁回用、达标排放、集中处理”四种主推技术模式,并对各个模式做了详细的总结;三是开展示范,在全国建立了10个示范基地;四是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人才力量。这是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杨军香副处长在畜禽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专题研讨会上讲到的。
         
    4月20~22日,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了2016农废无害化处理及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展览会,期间特邀全国畜牧总站组织了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推进范例应用,突破发展瓶颈,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副处长杨军香主持,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畜牧站(中心)站长、技术管理人员、有关专家,以及粪污处理相关企业和行业媒体代表近500人参加了专题研讨会,其中14名专家就四种粪污处理模式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种养结合模式(优先示范推广)

    通过计算土地氮磷需求量确定养殖规模
         
    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相互结合的生态模式就是种养结合,也就它们之间是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其核心问题就是种养平衡:饲养规模、收集池、储存地和施用地之间的平衡。建议:以养定种、以种促养、以地定养;加强不同区域氮磷平衡计算方法的研究,解决使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解决长期安全使用的问题。

    种养结合是大农产业闭环中不可缺少的一链
         
    种养结合就是生产力螺旋上升后的质变回归。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大市场需求,规模化和集约化是必然发展方向,但又不能牺牲“碳”经济。有机肥是实现农业生产闭环的前提条件,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条件和长期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设施和服务。另外需要对土地、壤质和还田粪肥进行评估和计算,确定还田量。施用方法也要因地制宜,需要不断应用最新技术,开发出更实用的工具。总之、种养结合的产业链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

    双城雀巢DFI牧场粪污处理模式互联网+分享
         
    一头550公斤奶牛,每天产生30公斤粪便15公斤尿液。DFI牧场每天产生70立方粪便和130公斤液体,主要处理方式是种养结合。刮粪车收集粪便,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发酵回垫牛床,液体部分进入氧化池后还田,用于种植牛场需要的青贮玉米。另外,采用互联网应用将过去的不能实现的变为现实,在没有网络甚至电力的偏远地区,利用卫星加互联网技术,带领现场观众身临其境参观牛场,直接了解牧场的粪污处理方式。

    清洁回用模式(鼓励示范推广)

    清洁回用模式的介绍和应用
         
    理念来自于再生利用模式: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冲洗,发酵后的固粪用于堆肥、生产基质、种植蘑菇,养蚯蚓蝇蛆、回垫牛床等等,最终的目的是减少粪便和污水量。采用“三改两分再利用”的方法,充分资源化利用粪肥。而且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例如十吨牛粪就可以种植一亩蘑菇,增加2.7万元收入。另外,污水膜生物反应器加紫外消毒,处理后污水可以达到国家标准。清洁回用非常适合土地面积不够,或者城市周边用水费用高的养殖场。

    猪舍高架网床清洁回用设计节能减排效益提高
         
    目前面临两大问题:冲水多和疾病多。猪舍使用高架网床两层设计,下层直接收集粪便发酵有机肥,无需冲水,达到零排放。另外温度和湿度控制非常好,猪的发病率大大下降,还可以增加饲养密度1/3。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免疫力、节能减排、节省人工、无抗养殖以及综合效益的提高。

    牧场粪污一体化解决方案
         
    采用BRU系统,有害菌杀灭率为100%,干粪经过发酵后生产为牛床垫料。液态部分作为有机肥进行还田,可以滴流、深沟、抛洒、浅沟等方式进行施用。运行费用每年每头牛为100元左右,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牛床垫料成本,5年可以收回设备成本。
         
    达标排放模式(因地制宜)

    达标排放模式介绍
         
    达标排放是不得已为之,如果废弃物不能完全利用掉,就需要排放,但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这就是达标排放。最近国家上调了标准,对我们养殖企业达标排放的要求更加高了。主要分离所有固体部分,进入自然处理或沼气发酵,最后将COD降低到国家允许的标准后进行污水纳管的排放。处理方式有:自然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好氧处理、物化处理等等方式。如果管理设计合理,效果都能达到排放标准,但是土地要求、初始投资、管理要求和运行费用各有高低不同,需要根据牧场自己条件制定合理方案。

    微藻生态技术解决方案
         
    利用基因技术,使用微型藻类消化畜禽粪便。固液分离后,液体部分经过厌氧过程,后进入微藻培养池,通过光合作用,能消耗掉绝大部分氨氮,离心后产生的藻泥,可以直接养鱼或者制作藻粉。出水COD能达到138,总氮23,完全能够达到国家规模化养殖排放最新标准。优势是成本低,可产生回报,不生成污泥,无异味等优势。

    集装箱模块式粪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特点是容量大,占地面积小,对周围土地影响小,操作简单运,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牧场的处理方式。处理效果好,甚至达到饮用标准。

    集中处理模式(倡导示范推广)

    畜禽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介绍
         
    在养殖密集区依托专门的粪污处理中心,对周边的养殖场进行收集并集中处理。针对不具备条件的小型养殖场和散户,他们仍是我国养殖业主体,亟需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集中处理是适宜的方式。PPP模式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也是在该、模式中有不错的前景。并且对粪污收集方式,集中处理方式、利用方式等做了探讨。组织模式包括:政策扶持、考核监管;统一收集,区域集中;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综合利用,种养联动。

    福建南平养殖污染集中处理案例介绍
         
    福建省养殖规模很大,水体污染情况较重。南平地区河流域内地形复杂,80%的养殖户存栏量少于250头,污水直接排入溪流水库,污染严重。通过努力,基本达到了猪栏还在,水体污染消失的目标。对南平地区的水文地理情况进行划分,对流域内分布的猪栏进行划分,设立多个预处理点和集中处理点,对废弃物进行收集,集中治理。

    高温生物降解,吃下病死畜禽产生有机肥
         
    传统的焚烧和深埋对环境有二次污染,高温生物降解法不仅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无污水和废气的产生,达到生物安全级别。运行成本低,全自动运行,操作简单。处理产物为有机肥或燃料。

    集装箱集中处理病死畜禽,变废为宝
         
    与传统方法对比,节省大量土地,避免水土污染,避免瘟疫传播。节省劳动成本,变废为宝循环经济。
         

上一篇: 刘延贺:中国绿色饲料的铺路者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