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智能化”打造新希望青白江奶牛场

“智能化”打造新希望青白江奶牛场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金龙村6组,有一个全智能化的现代生态奶牛场——新希望成都青白江现代化生态奶牛场。目前,该场奶牛存栏1222头,是新希望集团在四川地区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牧场采用全智能化饲喂、挤奶系统,最大化解决了牧场劳力问题,既提高了整个牧场的生产效率,也从源头上保证了牛奶的安全、可靠。9月16日,记者在该场场长助理丁帅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了这家奶牛场。

     智能化操作 看不见的“牛奶”

     下午2点钟,正是给奶牛挤奶的时间。通过消毒通道,记者首先跟随丁帅来到挤奶车间。牛舍大门打开,几十头奶牛沿着特定通道,进入到特定区域,每头牛对应一套挤奶设备。经过清洗、按摩、套杯、喷洒药浴等步骤后,挤奶开始了。

     据丁帅介绍,目前他们采用的是来自瑞典的利拉伐智能挤奶控制系统。当给奶牛戴上挤奶杯以后,牛奶就会自动顺着管道进入到贮奶罐,这期间牛奶温度将从38℃迅速下降到2℃。在这个温度环境中,各种细菌将停止繁殖;由于贮奶罐是密封恒温的,因此无法看到新鲜挤出的牛奶。

     在现场,我们正好遇到了检验人员在进行奶牛隐形乳腺炎检测。工作人员说,这样的检测每个月一次。在奶牛挤奶之前,抽取每头奶牛的乳汁加入试剂进行检测,如果颜色、粘稠度正常,便可继续挤奶;如果牛奶成絮状,就有可能是生病了,将对奶牛进行隔离治疗,痊愈后才能正常挤奶。

     目前,该牛场有泌乳牛447头,青年牛471头,犊牛304头,日产原奶15吨;待11月份,青年牛达到泌乳期,日产原奶将达到30吨的规模。

     智能“项圈”让每头奶牛有了身份

     走出挤奶车间,记者跟丁助理又来到养殖区。高大宽敞的牛舍里,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不时发出浑厚的“哞哞”声。记者注意到,几乎每头牛的耳上都戴着一个黄色的“耳钉”,上面还写着数字编号,除此之外,每头牛的脖子上都还带着一个“项圈”。

     “戴‘耳钉’和‘项圈’可不是为了好看,它是奶牛的身份证明。”丁帅介绍,每头奶牛一出生,养殖场就会给它戴上“耳钉”和一只专属的电子“项圈”,里面储存着奶牛的所有身份信息,包括出生时间、谱系、初次产奶时间,监测活动量、发情情况等。如果一头牛的活动量少于或多余正常活动量,终端系统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根据报警编号到现场进行观察,判断牛是生病了还是正处于发情期,以便做出正确的处理。

     “为保证奶牛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生活,我们在牛舍安装了自动吹风系统,只要牛舍温度超过22摄氏度或者湿度达到60%以上,系统就会自动启动。我们还在牛舍安装了自动清粪系统、自动温控系统、自动投料车等现代化设备,实现了标准化养殖。”丁帅介绍。

     为了建设生态牛场,这里还专门设置了废物处理站,专门处理奶牛的粪便及挤奶设备排出的污水。固体部分通过发酵后转变成有机肥;污水则经过沉淀、过滤和发酵处理后生产沼气,用于牧场能源,沼液在经过更进一步的生化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标准后排入农渠。

     (新青白江)

上一篇: 杨冠章讲述台湾养猪业发展沿革与经验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