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新常态下我国养牛生产发展展望

新常态下我国养牛生产发展展望

     1  我国养牛生产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肉牛、奶牛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的肉牛、奶牛的存栏数及牛肉、牛奶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年人均牛肉产量和牛奶产量已分别从1990年的1.1kg和2.8kg提高到现在的4.9kg和27.7kg。肉牛和奶牛生产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看到,我国的肉牛和奶牛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年屠宰牛头数约为4316万头,位于世界第1。但牛肉产量为618万吨,位于世界第3。我国肉牛胴体平均重量为143kg,位于世界第146,与世界肉牛胴体平均重量(平均213kg)、特别是发达国家美国的341kg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牛肉产量只占肉类总产量的7.9%。

     我国奶牛头数约为1229.7万头,世界排名第3,牛奶产量为3692.8万吨,世界排名第3。奶牛单产为300kg,世界排名第57。我国奶牛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394kg,但是与发达国家美国的9678kg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肉牛业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牛的品种、饲养管理、屠宰加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牛场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衔接不完善,犊牛繁育基础非常薄弱,育肥方式不够科学以及牛肉质量不高。我国奶牛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同规模的奶牛场包括个体养牛户、奶牛小区接规模化奶牛场并存,奶牛规模化程度低,奶牛品种良种率不高,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不完善等。在环境保护方面,牛场粪污处理、低碳减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我国的养牛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由数量到质量和升级换代转变的关键阶段。

     2  我国养牛生产面临的压力

     信息技术、交通手段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国的经济活动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我国的肉牛、奶牛生产正越来越多地受世界养牛生产形势和贸易的影响。我国的养牛生产面临的压力与机遇也越来越大。据报道,2010年我国进口牛肉15473t,金额达7309.5万美元,进口奶粉355701t,金额达122863万美元。奶粉进口量位居世界第1。欧盟已取消牛奶生产配额制度,其牛奶产品瞄准了中国市场。我国与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外国的牛肉、牛奶以及饲料产品等将大量出口到我国。一方面,国外的优质低价产品为我国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这些也必将对我国的肉牛、奶牛生产的经营理念、生产模式和经济效益产生深刻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倒奶、杀牛的问题。一方面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生产条件差、牛奶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因造成的。

     在新的发展条件下,我国的肉牛、奶牛生产面临很大挑战,同时也有很多发展机遇。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对牛肉、牛奶的需求量大。为了实现生产目标,我们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全球观念,更新发展理念,加强环保和竞争意识,改进生产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使肉牛、奶牛生产升级换代,瞄准世界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的肉牛、奶牛企业竞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站稳脚跟,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最终目标。

     3  促进我国养牛业发展的建议

     养牛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加强工作。根据我国养牛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做好工作。

     3.1  做好牛的品种选育与改良工作,提高优质奶牛、肉牛的比例,改善牛的生产性能。在饲养管理方面,加强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不仅要针对牛群加强管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肉牛和奶牛个体加强饲养管理。例如,在奶牛生产中,要准确了解和掌握每头牛的生产阶段、生理特点、产奶量以及饲料采食量,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继续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例如全混合日粮技术等。在饲料营养方面,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和标准化饲养。对于肉牛生产,应加强母牛饲养,繁育优质犊牛,只考虑架子牛易地育肥的肉牛生产将难以继续下去,也难以生产优质高档牛肉。加强肉牛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的衔接与延伸,使肉牛生产效益达到最佳。

     3.2  牛是草食动物,又是反刍动物,以粗饲料作为主要饲料。由于牛的消化道结构比较复杂,采食量大,因此,开发牛的饲料产品存在较多困难。牛的饲料产品主要包括:蛋白质浓缩料,营养性添加剂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和过瘤胃保护营养成分包括过瘤胃保护氨基酸产品、过瘤胃保护胆碱产品以及过瘤胃脂肪产品。另外还有对瘤胃发酵具有调控作用的瘤胃素等。

     3.3  减少牛消化过程中甲烷排放量。近年来,地球气候变暖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反刍动物牛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甲烷。据报道,牛所释放的甲烷大约占地球甲烷来源总量的18%左右。减少牛消化过程的甲烷排放量成为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目标。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开发和应用甲烷抑制剂。不同的甲烷抑制剂各有一定的优缺点。筛选有效和经济的甲烷抑制剂并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是养牛生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3.4  减少牛场氧化亚氮生成途径。牛场粪污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温室效应强度分别是甲烷的26倍和二氧化碳的276倍,而且是破坏地球大气臭氧层的关键因素。减少牛场氧化亚氮生成途径包括合理地加工处理粪污和调控牛的饲料组成成分或开发饲料添加剂,并在养牛生产中应用。另外反刍动物营养专家和畜牧场环境控制专家联合攻关也是减少牛场氧化亚氮生成的重要措施。

     3.5  为了更好地对肉牛、奶牛进行精细饲养,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应加强优质饲料过瘤胃保护技术产品的开发。考虑到无公害、无污染和有效性,通过热处理开发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即针对不同的优质蛋白质饲料,研究热处理的温度、压力、处理时间参数,结合加工处理成本、过瘤胃保护效果及牛利用效率,确定产品的热处理技术工艺。长期以来,单宁被认为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但是,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单宁是对优质蛋白质饲料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的有效成分。应用适当的单宁水平和处理方法对优质蛋白质饲料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不仅能够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利用效率,而且还具有调控肉牛粪氮和尿氮比例以及抑制牛场堆肥氧化亚氮生成的效果。

     4  结语

     为了发展养牛生产,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牛肉和牛奶的需要,并且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我们必须瞄准国际水平,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实力,在发展养牛生产各个环节上下功夫,最终实现高效、优质、环保和有利于动物福利的可持续发展的养牛生产目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赵广永)

上一篇: 饲料市场的“期前营销”策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