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精准营养技术在我国肉羊生产中的应用

精准营养技术在我国肉羊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动物营养学的研究进展,“精准营养技术”在单胃动物猪、禽及水产动物的日粮配制中广泛应用,在提高养殖动物生产水平、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养殖排泄物氮磷水平、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饲料转化效率来说,以前养猪只喂玉米,料重比高达6.0∶1,甚至更高,随着养猪的精准化进程,目前的料重比减少到2.5~3.0∶1;肉鸡目前的料重比减少到1.8~2.0∶1;水产料的饵料系数也多小于1.0。近年来,受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肉羊等草食动物养殖成为行业中的热门领域。伴随着养殖热的形成,精准营养技术要应用于养羊生产并不容易,因为普遍认为非粮型的草食动物至今仍没有料重比或饲料转化效率的概念。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技术层面谈几点。

    1精准营养技术概述

    精准营养技术是全球饲料工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1]。精准营养也称精准饲养,是基于群体内动物的年龄、体重和生产潜能等方面的不同,以个体不同营养需要的事实为依据,在恰当的时间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供给成分适当、数量适宜饲粮的饲养技术[2]。精准营养技术是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和减少养分排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方法。精准营养技术包括4项必需要素:①准确评定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②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精确评估;③限制营养过量(数额)的平衡日粮的配方设计;④根据群体中每只动物的需要量相应地调整日粮营养素的供给浓度。精准营养技术适用于畜牧生产中的所有饲养动物类群。

    2肉羊生产精准营养技术的几个关键缺失

    2.1缺乏对养殖肉羊准确营养需要量的认识

    我国是肉羊传统生产大国,绵羊、山羊地方品种繁多,但系统性、精准化的饲养标准缺乏,现有的肉羊饲养标准是2004年中国农业部颁发的行业标准(NY/T816-2004)[3],标准中的大部分数值或推导公式源于2003年或1997年,营养需要量指标陈旧滞后,无论是碳水化合物[4]、脂肪的能量体系[5,6],还是蛋白质体系[7]、精粗比[8]都没有新的、明确的研究成果;由于标准中没有以日粮干物质为基础的营养素需要量,且每一个类群的营养需要量又有体重、增重或泌乳量的细分,日粮供给设计者仅依照“标准”来设计日粮几乎是不可能的。肉羊属于反刍动物,具有复杂的瘤胃消化系统,加之放牧和舍饲的不同饲养方式、采食饲粮的复杂性,使得肉羊营养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灰箱状态,难以如猪禽营养一样有较明晰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或“净能-低蛋白日粮模式”。

    饲料转化率或料重比是精准营养的主要指标,在《肉羊饲养标准》(NY/T816-2004)中,列出了日干物质采食量和日增重,日干物质采食量除以日增重即饲料转化率或料重比,以“标准”中的育肥羊为例,绵羊的干物质饲料转化率高至15∶1(50kg育肥绵羊日增重0.1kg),低至2.22∶1(20kg育肥绵羊日增重0.45kg);山羊的干物质饲料转化率无上限,因为每个体重段都出现有采食无增重的现象,而有增重的干物质饲料转化率高至14∶1(30kg育肥山羊日增重0.05kg),低至3.55∶1(15kg育肥山羊日增重0.2kg)。饲料转化率的明显差异源于日干物质所具有营养水平的高低差异,高营养浓度(高能、高蛋白)日粮获得良好的料重比和日增重;反之,低营养浓度(低能、低蛋白)日粮获得高的料重比和低增重、甚至无增重。由于肉羊以采食青绿多汁饲草和秸秆类饲料为主,所采食的绝对数量和体积较精粗搭配的混合日粮大很多,但因前者为低营养浓度日粮,即吃得多、料重比高,生产性能不一定好,从这点看,肉羊生产也需要精准营养。事实上,高效肉羊生产是要消耗高营养浓度的饲粮,而粮食及其副产物较之饲草而言属于高营养浓度的饲粮。瘤胃微生物可以消化全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但不能消化全部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果日粮中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较多,肉羊采食的必需营养不充足,势必会影响生产水平,所以肉羊日粮搭配一定比例的精料是必需的,这部分精料即粮食性饲料。

    2.2缺乏对肉羊采食饲草料准确营养价值的认识

    肉羊的食源广泛、种类繁多,粗料、精料、青料、干料类的饲料种类非常庞大,不像猪禽料那样是稳定明确的“玉米+豆粕+预混料”的单一模式,即使如此,猪禽的精准日粮也需要建立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我国本来就缺乏羊饲料营养价值分析,“标准”中的表16所列“中国羊常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的数据多年未更新,评价体系也陈旧,如蛋白质仅有粗蛋白一个指标,没有过瘤胃蛋白或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的值,能量体系只有消化能、代谢能(理论推算值),没有净能指标,碳水化合物指标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但羊营养需要量标准中却没有与之对应的需要量值。“表16”列了70种饲料,没有产地、季节或利用方式的不同,更没有地域性特色饲料资源,所以羊饲草料营养价值的认识还难以达到准确。即使是“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5版)”[9]新增加了许多营养参数,但涉及原料种类仍然较少(48种),无产地描述。

    在云南省肉羊生产实践中,我们连续检测过云南境内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式的苜蓿草,发现其营养成
分差异较大,多批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远不如声称得那么好,也不如采购价格低得多的本地蚕豆叶茎糠[10]。不同产地的玉米和同名牧草样的检测分析也是类似结果,如果不是实测,使用者会始终迷信饲料名称赋予的营养价值。

    2.3缺乏针对性、阶段性的饲料产品

    灰箱状态不仅体现在肉羊的营养需要量和饲草料营养价值的评价方面,还表现在饲养管理和饲料产品的模糊性上。大小羊群混养、怀孕的母羊继续哺乳的现象在云南肉羊生产中很普遍,至于饲料,放牧+舔砖和有什么喂什么仍然是养羊的主流模式,专业饲料厂家的羊料产品多为一个精料品种,这个精料不分阶段和公母羊,饲养户饲喂无规范可言。即使有了羔羊料产品,也缺少羔羊早期代乳料(或诱食料),使得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多年停留在试验阶段,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1]。我国的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80年代,随着营养学与饲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猪、禽、水产饲料在30年间有了飞跃性发展,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居世界前列,而肉羊工业饲料的生产水平停滞不前,还相当于20世纪末。无论生产绵羊还是山羊,2004年的“标准”中都列出了6个阶段类型的营养需要量标准,按6个阶段类型提供7种(羔羊2种、育肥羊1种、公羊1种、母羊3种)以上的精料或全混合日粮产品,是肉羊饲料向精准营养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2.4缺乏对饲料添加剂产品应用的准确认识

    与猪、禽、水产饲料一样,肉羊饲料也需要添加矿物质饲料添加剂[12]、维生素饲料添加剂[13]和氨基酸饲料添加剂[14]。此外,为了控制瘤胃代谢酸中毒和瘤胃pH,增加十二指肠非降解饲料蛋白及微生物蛋白的流量,通过降低甲烷的排放和供给更多的葡萄糖及脂肪酸,从而提高能量供应,达到改善肉羊营养状况及其产品品质的目的。肉羊饲料中还可以添加离子载体(主要包括莫能菌素,又称瘤胃素、拉沙里菌素和泰勒菌素等)、酶制剂(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等)、壳聚糖、植物提取物(皂角甙、单宁和植物精油等)和饲用微生物(又称益生素,主要有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米曲霉)等添加剂[15]。这些添加剂大部分功能相似,哪些为必需添加、哪些为非必需添加、哪些具有累加性、哪些具有拮抗性、些为非反刍动物专用,应该搞清楚,不能仅凭产品说明书的宣传来判断,有的饲养人员甚至不问对象、不管用
量地乱用,既增加养殖成本,又会出现负功效。

    2.5缺乏精细化的加工方式

    肉羊饲料的加工方式有很多,有化学、物理、微生物等,具体包括青贮、氨化、搓揉、剪切、压扁、包被等方式。但这些都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饲料原料而运用的,其目的无外乎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改善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粗饲料的加工调制与营养调控型补饲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调控,即全混合日粮(TMR)的生产方式。TMR相当于猪禽的全价配合饲料,主要优点有:①营养均衡:将所有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按比例混合成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一种日粮,有效地避免了动物因为挑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动物消化道疾病和精料采食过多造成瘤胃不适;②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主要是地方性粗饲料资源,大部分地域性粗饲料不宜储存、加工和运输,如多汁类和价值较低的秸秆类饲料原料,适宜就地饲喂,以TMR的形式,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③节省劳动力:把多种饲料分别饲喂的劳动变为只喂一种饲粮(TMR),饲喂的劳动量自然大幅度下降;④保障肉羊安全生产:牧草型全混日粮技术是一种高效配合技术,能高效地利用每种牧草特性,有效控制饲料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物激素、动物源性饲料等的滥用现象[16]。这项技术在奶牛中的推广已经达到我国奶牛头数的50%以上,肉牛中也在逐渐推广。而在山羊,由于我国肉羊生产业主要以养殖户和小养殖场为主,其规模小、饲养量少、难以采用[17]。如云南这样的山地高原地区,以饲养山羊为主,即使有TMR机,也因混群或者群体数量小而少有应用。

    3结语

    肉羊产业要有突破性的发展,精准营养是必然之行,除了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还有养殖传统习惯和传统观
念,也许改变后者比前者更为困难。文章就肉羊生产日粮精细化进程,从肉羊营养需要量、饲料营养价值评估、肉羊饲料产品、肉羊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加工等技术关键点进行现状和问题分析,为推进高效肉羊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1.禾丰集团关内区,姚巧粉;2.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吴金亮,高新,王思宇,李卫娟;3.龙陵县畜牧兽医站,杨维林;4.昆明易兴恒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羊场,洪荣)

上一篇: 酵母硒对鸡蛋硒含量的影响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