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长大二元母猪断奶发情率方法的研究
上海农场养殖二部二分场是一个1500头长大二元生产母猪的规模化猪场,2014年下半年以来,该场断奶母猪1周发情率维持在90%以上,生产成绩在养殖二部各分场中处在前列。本文主要研究了该分场10月份配种区生产数据,初步了解断奶1周内母猪发情与饲养管理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母猪断奶1周内的发情率,降低经产母猪非生产天数。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分组
1)按哺乳期时间分组
二元(长×大)经产母猪462头,依据断奶日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19~23日龄断奶的记为A1组,24~28日龄断奶的记为A2组。
2)按哺乳期采食量分组
选取哺乳期为24日龄断奶的二元(长×大)经产母猪404头,按上海农场养殖二部产后母猪标准采食量计算,产后母猪平均采食量为5.3kg/d,依据哺乳期不同采食量分组,B1组平均采食量为5.3kg/d,B2组平均采食量为4.3kg/d,B3组平均采食量为6.3kg/d。
3)按断奶时膘情分组
选取哺乳期为24日龄断奶的二元(长×大)经产母猪368头,依据断奶当天母猪膘情等次进行分组,断奶母猪膘情等级为3的记作C1组,膘情等级为2的记作C2组,膘情等级为4的记作C3。膘情分级标准参见《猪生产学》。
4)按光照分组
选取哺乳期为24日龄断奶的二元(长×大)经产母猪660头,依据每天不同光照时间分组,用荧光灯补充光照16h/d的为D1组,自然光照12h/d的为D2组。
5)按断奶批次分组
选取6个产房内哺乳期为24日龄断奶的二元(长×大)经产母猪353头,按不同断奶批次分组,每棚分6次断奶的为E1组,每棚分4次断奶的为E2组,每棚分2次断奶的为E3组。
1.2供试猪的饲养管理
所有母猪同一生理阶段均饲喂某饲料厂生产的同一粉状全价配合饲料,母猪哺乳期、空怀期分区饲养在限位栏内,哺乳期投料3次/d,空怀期投料2次/d,自由饮水。
1.3供试猪发情鉴定及配种管理
所有母猪根据外阴部变化(如潮红肿胀、分泌粘液等)、压背反射、公猪试情反应和采食情况等确定其发情状况,配种方法为人工授精。
2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哺乳期为24~28天的母猪断奶后1周内发情率显著高于哺乳期为19~23天的母猪。
由表2可知,产后按标准采食量饲喂的母猪断奶发情率最高,高于或低于标准采食量都会影响母猪断奶1周发情率。
由表3可知,断奶母猪体况中等、膘情等级为3是断奶1周内发情率最高,断奶母猪体况偏肥或偏瘦都会影响其断奶发情率。
由表4可知,断奶后给予母猪16h/d光照断奶1周内发情率高于12h/d光照组。
由表5可知,产房60头母猪分2次断奶,断奶后1周内发情率较高,分4次断奶断奶1周发情率稍差,分6次断奶断奶1周发情率最差。
3讨论
3.1母猪哺乳期长短、哺乳期采食量、断奶膘情与断奶1周发情率的关系
不同的哺乳天数对母猪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较大影响,良好的体况是断奶母猪发情的前提。哺乳期长短、日均采食量,断奶时的膘情均会直接影响母猪断奶发情率。有研究表明母猪哺乳期低于21天、断奶时偏肥或偏瘦均会导致发情延迟,本试验结果也证明这一点。哺乳期24~28天、哺乳期日均采食量5.3kg、断奶时膘情等级为3时,母猪断奶后1周内发情率较高。
3.2断奶后日光照时间与断奶母猪发情的关系
John指出延长光照可促进产后恢复发情,减少哺乳期体重损失。Sterenson等人的试验证明试验组补充光照(32~266Lx)至16h/d,断奶后恢复发情时间无差异,但断奶后5天内配种母猪数增多(83%,68%)。本试验结果证明光照对母猪断奶发情有一定促进效果。
3.3断奶批次与断奶母猪发情的关系
RobKnox研究表明,母猪的生殖依赖于激素,饲养环境、饲料和应激等都会影响激素的产生,一旦激素开始变化,引起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诱导垂体释放FSH和LH,它们通过血液到达卵巢,使卵巢产生类固醇和蛋白质激素。同一棚舍内断奶批次越多,断奶应激越大,断奶后的应激改变了皮质醇、卵泡发育、卵子的运动,还影响母猪采食量等,使28天妊娠率降低。本试验结果也说明集中断奶组(即60头生产母猪分2次断奶),断奶后1周发情率明显高于多批次断奶组(即60头生产母猪分4批以上断奶)。
4结论
断奶母猪发情率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哺乳期24~28天,采食量达5.3kg/d、断奶时膘情适中,断奶后给予光照16h/d、集中断奶等措施均可以使断奶长大二元母猪1周发情率提高至90%以上。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市上海农场,邹晓艳,王海华,田赵勇,姚得月)
上一篇: 青年商品猪的寄生虫控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