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肉猪育肥的饲养管理措施

肉猪育肥的饲养管理措施

    提高肉猪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键点就在于提高其出栏率,力求使育肥猪在7月龄左右体重增加到95~120kg水平,为此就要采用一套科学、合理的饲养技术措施。

    1育肥方式的选择

    采取传统的育肥方式,饲养周期长,且消耗饲料多,增重速度缓慢,影响出栏率和经济效益。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大多采用直线育肥方法,即根据肉猪生长的需要,在育肥期间充分满足肉猪的各项营养物质需求,在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潜力,最终取得较理想的增重速度和科学的饲料利用率以及满意的胴体品质。该种育肥方法克服了以往传统育肥方法的缺点,因而在目前被广泛采用。

    2日粮的处理

    2.1饲料加工

    玉米、高粱、小麦、稻谷、大麦等谷物类饲料,都有着较坚硬的皮和壳,喂前必须要碾碎才适合潴的采食及消化利用。饲料的粉碎度要适当,考虑到猪的适口性,因为只有肉猪喜欢采食,饲料的利用率才会高。饲料粉碎过粗和过细,都会降低肉猪的采食量,以至影响到肉猪的增重和饲料的利用率,甚至会使猪患胃肠类疾病的几率增加。

    2.2生喂和熟喂

    谷物类饲料及加工的副产品应选择生喂,但如果用生豆饼或者全脂大豆饲喂,最好经过加热处理。这是因为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不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由于经过热加工处理能有效破坏其抗营养因子,故而饲喂效果会更好。采用青绿多汁饲料饲喂时,只需经过简单粉碎或打浆后即可,而煮熟后则会损失掉大部分的维生素。一定要注意,变质和腐烂的青绿多汁饲料坚决不允许拿来喂猪,否则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其后果非常严重。

    2.3潮拌料和湿拌料

    干粉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就可以饲喂,但要保证随时供应充足的饮水,该方法既省工又省时,便于自动料槽饲喂,且能获得较好的饲喂效果。把料和水按规定比例混合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但要注意不能加水太多,通常料与水的比例为1:0.6~0.9为好。调制好的潮拌料或湿拌料的基本要求是,加水以后手攥成团,手松开料团即散。夏季高温时,一定要随拌随喂,不可为省事多拌,以防饲料发生腐败变质。

    2.4颗粒料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不少养猪户采用颗粒料的方式来喂猪,即把干粉料制成颗粒状。经验证明,颗粒料饲喂育肥猪明显优于干粉料,此法不但能提高猪的日增重,同时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约10%左右。不足之处就是其成本要高于干粉料。

    2.5青绿饲料及青贮料

    育肥猪到生长后期,其消化机能大大增强。这一时期如果在日粮中加入10%的青绿饲料或者青贮料,不但可以降低日粮成本,还能增加猪的食欲,从而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但要注意的是,青绿饲料和青贮料的用量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猪消化不良,营养跟不上,最后影响到育肥猪的生长,得不偿失,延长了育肥期。

    3饲喂方法

    3.1不限量与限量饲喂

    采取不限量饲喂,猪的采食量较大,日增重快,胴体膘情厚。采取限量饲喂,猪的日增重较慢,但饲料的利用率高,胴体背膘薄。不过,无论采用哪一种饲养方式,还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现有的饲养条件来定。如若要求增重快,出栏早,就应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由于后期脂肪沉积力强,胴体往往较强。如果要求育肥猪既有较快的增速,又有较高的瘦肉率,可采用前高后低的饲养方法,这样既不会影响增重,又可以减少脂肪的沉积。

    3.2日喂次数

    育肥猪每日的饲喂次数,要依据猪的生长期和日粮的组成进行适当的调整。体重不足35kg时,猪的消化道容积较小,消化能力也差,就应该少添勤喂,一般4次/d。猪只超过35kg以上,胃肠容积相应增大,消化机能也随之完善,饲喂次数相应递减到3次/d。到60kg以后,每日饲喂2次即可。

    3.3供水

    猪的用水量是随着体重、环境、日粮及采食量因素而变化的。不论怎样变化,供水一定要充足,否则会引起猪的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日增重就会降低,甚至还会引发疾病。在冬季必须提供温水,以防饮用凉水或冰茬水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

    4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4.1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养猪场必须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猪场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猪舍、圈栏、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及时清除舍内过道、垫草、粪便等污物,用清水冲洗后再用3%的苛性钠喷洒消毒,一天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猪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

    4.2温度的掌控

    育肥猪生长的最佳温度随着猪体重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温度适宜,猪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过冷过热都会影响到猪的生产潜力。当温度过低时,猪为了抵御寒冷,就会加大采食量,还会为了取暖互相拥挤,既造成了饲料的浪费,又造成猪的体重下降。而高温所产生的应激会给养猪造成更大的损失。

    4.3湿度的掌控

    不论低温高湿还是高温高湿,都会对猪只产生不利的影响。低温高湿会加剧猪体热的散失,高温高湿会妨碍猪体热平衡的调节。实践表明,猪舍内的相对湿度45%~75%最好。

    4.4空气流通

    猪舍内有害气体的上限:CO2不得高于0.2%,NH3的浓度不得超过0.02%mg/L,H2S在0.015mg/L。因此,猪舍建造时要充分考虑到通风换气的需要,同时管理也要跟上,定期打扫,保持整洁,尽量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以保证猪舍内的空气清新、畅通。


    (黑龙江省抚远县海青乡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黄廷立)

上一篇: 奶牛用添加剂的类型与营养特点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